阅读历史 |

3捡了个男人(1 / 2)

加入书签

梅九畴看不懂妹妹和那个许大人之间的哑谜,但是妹妹的话他信。

因为要带炉子,他还去李婶儿家借了独轮车来用,对于他们兄妹拿到的照身贴,梅映禾告诉他,“这虽然不光彩,可也是身份证明,有身份证明就可以过城门入京。”

是这个道理没错,梅九畴心里舒坦了许多,“还是我们早儿聪明。”

第二日天还没亮,梅九畴就起床了,收拾独轮车,将要带的东西装到车上,这些体力活儿他不会让妹妹操一点儿心。

梅映禾起床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二人也不吃早食就赶着往京城去了。

梅花村距离京城半个多时辰的脚程,到了城门口就看到排起的长队。有进京赶学课的秀才书生,有和他们一样做生意的村民,还有往来采买的奴仆……城门核查比较严格,八道门开了六道,核验速度倒是不慢。

从未进过京的梅九畴既兴奋又紧张,待到他们的时候,梅映禾甜甜笑着喊了一声:“官爷。”

便拿出照身贴递过去,也不多说话,只等对方自己看。

那守卫果然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二人,眼神如针,扎得人浑身难受,倒是没多盘问便道,“去吧。”

这便过了关了,梅九畴长出一口气,握紧的拳头松开,满手的汗。

他已经做好了对方为难妹妹自己动粗的准备了,谁知梅映禾说:“光明正大不丢人,等咱们赚了银子赶明儿就在这京城里买房置地。”

梅九畴点头笑着,这可是从未想过的,但是小早说了就一定能成真。

京城繁华,早市可见一斑。

天还没亮,街道上食肆、摊铺已经支起了帐篷,炊烟升腾,香气四溢,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梅九畴眼睛都不够使了,这和梅花村简直太不一样了啊,他们村子里的人多半是要睡到午时的,因为起来也没事情可做,这里的人个个精神抖擞、忙得不可开交,处处透着一股子鲜活劲儿。

“哥,就在这里吧。”梅映禾选好了地方,让梅九畴将东西搬下来。

这里是大臣们上朝的必经之路,达官显贵所到之处必定人多热闹,东西自然好卖。

摊子支好,炉子点起来,还没有人来买梅映禾就开始做了。

她要做的是煎饼果子,这在后世极受欢迎而现在却没有。

京城里人多且杂,今日你来摆摊,明日我开食肆,说不定谁就发达了,大家见怪不怪却也十分懂得结善缘,彼此打了招呼各自忙碌。

但是今日新来的这二人却不同,个头儿娇小的小娘子哥哥长哥哥短地唤着,还以为那精壮青年是大拿,却不承想,香味儿飘过来的时候,小娘子才是灶上忙碌的那个。

也不是没见过好看的小娘子做饭,只是今日这小娘子实在让人挪不开眼。

粗布旧衣仍难掩骄人容色,皮肤白嫩透着粉红,眉眼明媚,眼波流转间自带一种风流韵味。一边专心灶上之事一边同她哥哥说话,笑起来大大的眼睛弯成月牙儿,长睫忽闪忽闪的,水灵灵的喜庆,甚是好看。

这长相还在其次,更绝的是她的做饭的动作,纤细的手腕翻转,灵活的十指娴熟地磕鸡子、撒葱花、放油条、夹酱料、翻饼皮,赏心悦目,看得人宁愿多排队看一会儿都不急着走。

“大娘您要甜的还是辣的。”

“这叫软饼,自家祖传的,您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