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地锅鸡(2 / 2)

加入书签

“瞧瞧人家,到底是风华正茂的小娘子,模样俊俏连东西也好卖。”

这话是一旁同样卖早食的阿婶说的,她卖的是肉包,手掌大的肉包四文钱三个,个头不算太大,价格比梅映禾的软饼贵一些,但是闻着味道却是极香浓的。

但是大婶这话说得颇有几分酸意,隔壁卖粥的老汉笑道:“是好看,不过人家的软饼也好,连我老汉闻着都馋。”

“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排队等着看我的人比这可长多了。”

“是,是,大婶你现在也风韵犹存呢。”

……

大家的摊铺前没有这么好的生意,人闲下来就开始闲聊。这些话多少带着些醋意,梅映禾听进耳朵里,回头看了一眼同样正在忙碌的哥哥,梅九畴倒是罕见地没蹦出来跟人算账,还好脾气地悄悄冲妹妹摇摇头,意思让她别计较。

嗯,钱的魅力,这才几日啊,愣头青哥哥都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了,梅映禾心里高兴,冲着面前正在等软饼的男人道:“大哥要几个,甜的辣的。”

男人说:“人口多,六七个都可以,甜辣都要。”

梅映禾甜甜一笑,“大哥,我卖给你四个,旁边阿婶的包子也是极好吃,我这个毕竟是素馅的,配上包子和阿伯的粥那才叫完美。”

这是帮着人家一起推销了,阿婶和阿伯皆是一愣。

男人被她甜美的笑容闪了神,半晌才道:“都听小娘子的。”

梅映禾冲隔壁阿婶挤了挤眼,“阿婶,快装包子啊,这位大哥等着回家呢。”

隔壁的老汉也忙着盛粥,三份早食一并交到男人手上,梅映禾道:“大哥吃得好明日再来,我多送您一个鸡子。”

大哥眉开眼笑地红着脸走了,隔壁阿婶的包子和阿伯的粥也由此连带着提前卖了个精光。

今日卖得多,足足两个多时辰,倒也是全都卖光了,只梅九畴却不乐意了,“明日还是只卖二十个,我看你都累得腿肚子转筋了。”

梅映禾笑道,“放着钱哥哥不让我赚,那我就哭给你看。”

梅九畴拿妹妹没办法,心里盘算着什么也没多说。

兄妹两个今日不但自己卖完了,还带着邻居们的一起宣传了,阿婶颇有些过意不去,拿了一小筐子鸡子硬塞给梅映禾,“这是阿婶自己家里的鸡下的,你别嫌弃,阿婶这个人嘴不好你多担待。”

梅映禾说啥也不要,“阿婶这是做甚呢,大家在一处卖早食相互帮衬是应该的,若不是阿婶心眼好,这里哪有我的空儿。”

这话倒是不假,当日来的时候也是这位阿婶看着兄妹两个不容易,才硬是挤出一片地方给他们摆摊。

阿婶坚持,一个硬塞一个不收,二人僵持着,还是那位卖粥的阿伯发话了,“小娘子就收了吧,你若是不收你阿婶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

梅映禾没法子,这才收下,道:“那明日阿伯和阿婶都别吃早食,我给你们做软饼吃。”

如此算是说好了,兄妹二人乐呵呵地告辞回家去了。

今日阳光甚好,京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看得梅九畴目不暇接。其实也没什么可新奇的,就是觉得哪哪都跟梅花村不一样。

“那可不是不一样嘛,这是京城。”梅映禾说,“是大隶朝的心脏。”

这话说得梅九畴有点儿怵,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心,“能住在这里的人应该都很有钱吧。”

梅映禾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最起码比咱们有钱。不过哥哥,你放心,咱们好好干,用不了多久咱们也能从梅花村搬到京城里来住的。”

真的吗,梅九畴很欣喜,虽然不知道妹子有什么计划,可是他从小就知道,只要小早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做成。比如小时候她想学识字,跟着母亲就去拜了一个老秀才,可是老秀才不教女娃娃,小早就跟着梅九畴蹲在人家屋舍外头听,一样是听了两年,小早什么都学会了,梅九畴什么都不会。

还是因为小早聪明,打小就聪明,梅九畴想,她跟自己不一样。

“哥哥,想什么呢。”

梅映禾的声音打断了梅九畴的思绪,一抬头,看见妹子正在一个卖鞋的摊铺前站着,手里拿着一双鞋子,“过来试试。”

“试这干啥。”梅九畴不肯。

“试试合适咱买。”梅映禾拉着他,“哥哥的鞋子实在太破了,可惜你妹子我不会做鞋子,咱就买一双吧,我算着钱够。”

“不要。”梅九畴一口回绝,将妹妹硬给他试穿在脚上的鞋子扒拉下来,“回家,别浪费银子。”

就算有多余的银子也应该先给小早买衣裳鞋子,他一个壮汉子穿啥都一样。

“哥哥??”梅映禾拖了长音带着哭腔,委屈巴巴地看着他。

“不买。”梅九畴坚持。

“好,不买也成。”梅映禾一歪脑袋,“那我回去就让小梅姐给哥哥做一双,小梅姐肯定乐意。”

如此一说,梅九畴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我不要,你别去麻烦人家。”

“不麻烦,小梅姐早就说要给你做衣裳鞋子呢,就这么定了,鞋子不要了咱们去买布。”说着梅映禾就拉着梅九畴要走,“要么买布让小梅姐做给你,要么买这双。”

梅映禾威胁他,“不然,我这就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