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0如火如荼(1 / 2)

加入书签

夏末秋初,凉风习习。

夜半三更的街道上,只有梅映禾和赵行之步行的双影,被摇曳的路灯拉得老长。

“别送了,太晚了。”赵行之依依不舍。

才刚出家门还没走到十步呢,梅映禾噘嘴不愿。

他轻轻地琢了一下,没敢深吻,上马离去。

梅映禾望着远去的背影,回头进了门,慌忙擦去唇上残余的温热,偷偷看了一眼义父书房的方向,发现烛灯很亮,这才快步回房。

像极了偷偷谈恋爱晚归的女儿,偷感好重哦。

赵行之在街上消散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回府。

刚好碰上出门已久刚刚回来的佑安。

两个月前,赵行之派佑安去探查关于白将军被冤的罪证,事关重大又十分机密,只能派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前去。

时隔已久,赵行之本不抱什么希望,当年既然有人蓄意栽赃便不可能留下任何把柄,想找到证据谈何容易。

谁知佑安竟带回来意外的好消息。

“属下带来了人证。”佑安说了关键的一句,赵行之示意他喝口茶,这才慢慢道来,“当年诬陷白将军一家的幕后主使是当今的皇后娘娘。”

也就是当时还只是太子妃的皇嫂。

赵行之的五指捏了又松,松了又捏紧。

“白将军深受先帝信任,引起了颇多仇视和嫉妒,皇后娘娘怕影响陛下的帝位,更担心白将军心向王爷而因此会改变先帝的想法,这才先下手为强。”

佑安小心翼翼地觎着赵行之的脸色,谨慎道:“此事时间太过久远,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属下不敢妄言,也的确当初的证据皆已销毁,属下也是无意中找到了当初在宫中任职的太医院的一个小医官,此人那时曾是太医院曾院正的徒弟,每日跟着曾院正给各宫娘娘们诊平安脉,这才听到了一些猜出了首尾。”

赵行之抬眸,很警惕地问:“此人如今是如何被你找到的。”

佑安回话,“当年太医院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所有的脉案和文字卷宗,据说烧死了几个没逃出来的小医官,此人便是其中之一。只是此人因知道的内幕颇多,自己思量着不会有好下场,这才多了个心思,大火当日逃生后伪装成烧死的样子,这才死里逃生,从此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过京城。”

“此人记得当年的所有事,属下怕他反悔,已将人秘密监视起来,并且写下了供词,请王爷过目。”

那书写略微潦草的供词的确出自太医院的人之手,这样的字迹赵行之太熟悉了,其中还不乏一些隐蔽特有的词汇,皆是因为太医院为了脉案的保密而特立的规矩。

供词写的简单明了,当年以白将军为首的多名老臣极力主张先帝改立晋王赵行之为储君,只因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陛下曾在科举舞弊案中优柔寡断偏颇不正,而且之后的几次灾情太子殿下也都未曾亲临现场,这些最脏最累最得罪人的活儿都是晋王殿下代行,触怒了一些老臣,也让他们有了改立储君的想法。

其中最严重的便是那次外邦突袭,也是晋王殿下一力承担,带兵连夜奔袭足足奋战了四十多天才赶走敌人挽救边关。

这一桩桩一件件太子殿下都龟缩不前,致使朝中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

赵行之记得这些过往,当时父皇已经病重,皇兄担心父皇的病情不敢离开京城,这也是他认可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