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6惊为天人(1 / 2)

加入书签

夏末秋初的傍晚,凉风习习,透过窗牖吹入御书房内,将御案上的纸张翻得哗哗作响。

赵怀风一手支颐一手翻阅,正在看一份捐助案卷。

案卷很厚,上详细罗列了今夏受灾的地区以及捐助者的姓名,和捐助的财帛物品等,可谓周到又详实。

帝王仍在仔细审阅,下端坐的二人垂眸饮茶,除了瓷器磕碰的轻微声外,整个御书房寂静得落针可闻。

这份卷宗赵怀风已经看了两炷香了,仍旧没有看完。

赵行之饮尽了第三盏茶水,一旁的小太监忙上前重新沏茶倒水。

坐在他对面的许且老神在在,慢慢地喝一口茶却不急着咽下,双目微合面无表情,似是在品味茶水的甘甜,又似在打瞌睡。

透过窗户,能看到远山上的落日,红彤彤的好似咸蛋黄,向大地铺陈着金色的光辉。

那落日余晖照入殿中,能将飘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看得一清二楚。

竟然连对面人的眉眼间都镀上了一层浅淡的金色。

灼灼的目光被许且察觉,老大人掀开眼皮看向对方,俊逸出尘的样貌,挺拔有型的身姿,儒雅风流的气质,真是无一处不好的。

“好。”

赵怀风终于从那本厚厚的卷宗里抬起头,眉眼中尽是满意的笑容和得意的神色。

“今年这几场赛事做得好啊,商户们的心拧到了一处,这是户部的功劳。”

帝王的目光落在许且身上,“老大人劳苦功高啊。”

许且的目光从赵行之身上挪开,面上露出畅意的笑容,起身道:“陛下过誉了,臣不敢领功,这些都是文大人辛苦操持,再加上商户们的鼎力合作。”

赵怀风哈哈地笑着起身,虚扶了一把许且,三人共同入座后,道:“文明修朕已经赏赐过了,老大人作为户部尚书自然功不可没。”

说完又问:“朕还听说今夏的许多活动、集市都源自一个叫梅映禾的小娘子,可是当真。”

许且点头,“此女乃老臣义女,陛下说得没错,这捐助的银钱财帛也好,物资药材也好,还有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集市活动和比拼,还有招募菜农入市场竞争等等,诸多想法都出自小女。”

赵怀风大为震惊,看了看许且又看了看赵行之,“此女怎会如此厉害,可是有什么来历或是高人指点?”

任谁去想也不会认为一个刚过及笄之年的小女子能有这般能耐。

“皇兄。”赵行之起身,“这位梅东家梅小娘子并非有高人指点,亦无名家为师,只是因为……”

他的目光从许且的脸上掠过,看到了老师殷切认可的眼神,遂更有底气道:“只是因为她幼时家乡遭难,父母双亲皆死于水患之中,和兄长相依为命沿街乞讨的日子实在难过,故而发奋图强有了今日的成就便也想给那些同样遭受灾难的百姓送去一点点安慰,支持他们挺过来。”

想起小早义无反顾的眼神和切入肺腑的话语:“我曾经淋过雨,所以想为天下同样受灾的百姓撑一把伞。”

这话被赵行之说出口,换来了赵怀风良久的沉默。

“是个有情有义的小娘子,心系百姓自强不息,朕很欣慰。”赵怀风回到御案之后,提笔书写。

帝王亲自写就对于梅映禾的赏赐越了规矩,甚是厚重,但是他却不以为然,“朕就是要赏赐这样的忠义之士,明日宣梅映禾入宫,朕要亲自见一见这位巾帼英雄,还有皇后寿诞之事想要同她商议细节。”

终于等到这一日了,宣旨官捧着圣旨带着赏赐急匆匆奔梅映禾宅子就去了,身后许且和赵行之也从御书房里走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