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山河图案1(1 / 2)

加入书签

大雍王朝,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已历经数代。当今陛下年号为“永泰”,乃中兴之帝,在其统治下,一改先帝时期纷乱朝堂,励精图治,大雍国力昌盛,疆域辽阔,四方来朝。然而,表面的繁荣之下,却也潜藏着诸多危机。边疆地区,常有外族侵扰,烽火不断,虽有像赵凌霄这样的忠勇之士戍边卫国,但战争的阴云始终笼罩着边境百姓。而在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党争不断,一些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导致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国情之下,大雍急需一批清正廉洁、有能之士来整顿朝纲,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赵凌霄身着崭新的官服,那官服的黑色衣料在秋日的寒风中显得格外凝重。他身姿挺拔如松,站立在大理寺的大门前,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腰间悬挂的佩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在微光下闪烁着寒芒,彰显着他武将的身份。他的脸庞坚毅而棱角分明,常年的边塞风沙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迹,那是岁月与战火留下的印记,使得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为成熟稳重。他的双目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果敢的神情。眉宇间透露出的边塞风霜,不仅仅是岁月的磨砺,更是无数次战斗洗礼后的坚毅,让人望而生畏,却又心生敬佩之情。

此次赵凌霄并非普通的任职,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空降成为大理寺的二把手??大理寺少卿。这一任命在大理寺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面对各方的质疑与期待,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在这春寒料峭、风雨欲来的临安城中,赵凌霄踏入了大理寺的大门,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也为这看似平静的朝堂,带来了一丝新的变数。

大理寺内,庄重肃穆,往来的大小官员步履快速,手中握着文案卷轴,一派繁忙景象,对陌生面孔的赵凌霄也是有些好奇,有些想到最近的传闻,站直身子,施了一礼,赵凌霄也还礼示意。待被引到厅内,便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

“你便是新来的大理寺少卿赵凌霄?”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

赵凌霄下意识地转头看去,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正阔步走来。那男子身着一袭深紫色官袍,官袍上用金线绣着精致的云纹图案,彰显着不凡的身份地位。他面容严肃,脸上的线条犹如刀刻一般,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眼神更是犀利无比,仿佛能看穿人心底的一切想法,让人在与之对视的瞬间,便心生敬畏之意。

赵凌霄心中知晓,能有这般气度与穿着的,定是大理寺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整了整衣衫,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姿态恭敬而谦逊,朗声道:“在下赵凌霄,见过大人,敢问大人是?”

“本官乃大理寺卿林正。”男子微微点头,目光在赵凌霄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里似有审视,又似带着几分早已对他有所了解的意味。他身为大理寺卿,乃是这大理寺的一把手,掌管着诸多刑狱案件的审核与决断,平日里对大理寺的人事变动自是格外关注。对于赵凌霄这位从边疆空降而来,即将担任大理寺少卿,林正早就听闻了不少消息。知道他在边疆战功赫赫,武艺超群,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物,只是未曾在大理寺这等处理刑名律法的地方历练过,心中难免对他既有几分期待,又存着些许疑虑。

林正缓声道:“赵少卿,你初来乍到,或许对咱们大理寺的事务还不甚熟悉。但既入大理寺,当勤勉为公,不可有丝毫懈怠。这大理寺,关乎着朝廷律法的公正施行,关乎着天下百姓的冤屈能否得雪,责任之重大,想必不用我多言,你也应当知晓。”

赵凌霄恭敬地垂首聆听,待林正说完,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林正,抱拳行礼,语气诚恳而郑重地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赵凌霄定当牢记大人教诲。我虽出身军旅,过往多与刀枪为伴,对这律法之事的确尚欠火候,可我定会竭尽全力去学习,去熟悉,定不辜负大人与朝廷对我的期望,定要在这大理寺中为侦破奇案、维护公义出一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