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骷髅戏图案1(1 / 2)
临安的三月,春风如柔荑,轻轻拂过大街小巷,所到之处,仿佛都被温柔的手轻抚了一般,暖意融融。阳光宛如金纱,洋洋洒洒地铺在每一个角落,将这座城市装点得熠熠生辉,处处都弥漫着春的生机与活力,大街小巷的人们也都纷纷走出家门,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节。
国子监内,此时刚结束了一堂书画课,苏墨言站在讲堂前,正与几位友人谈笑风生。他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袍,身姿挺拔,气质儒雅,眉眼间透着温和与睿智,让人见之便觉如沐春风。
“子帧,你这书画之术愈发精湛,连我这不懂门道的人都觉得妙极。”一位友人满脸赞叹之色,目光中满是钦佩地看着苏墨言说道。
苏墨言微笑着回应,那笑容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淡雅而迷人:“过奖了,书画之道,在于心领神会,若能与诸君共赏,也是一大乐事。我不过是平日里多读了些前人佳作,又勤加练习,略有所得罢了。”
正说着,赵凌霄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身材魁梧,步伐有力,一身黑色劲装更显英气,爽朗地笑道:“子帧,今日天气甚好,可愿与我出去走走?这春日美景,可不能辜负了呀。”
苏墨言欣然答应,与友人告别后,便和赵凌霄一同出了国子监。两人并肩走在街道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赵兄,你今日怎得闲?大理寺没案子了?”苏墨言打趣道,眼中带着几分好奇。
赵凌霄耸耸肩,无奈地笑道:“难得闲暇,况且这太平日子,不出来享受春光,岂不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平日里在大理寺里,整日面对的都是各种案件,忙得晕头转向,今日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自然要出来放松放松。”
两人边走边聊,话题从日常琐事到城中趣闻,笑声不断。时而说到哪家酒馆新来了美酒,那酒的香气如何醇厚,口感如何绵长,让人回味无穷;时而提及街头巷尾的奇人轶事,什么卖艺的高手有着令人称奇的绝技,又或是哪位说书先生讲的故事格外引人入胜。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郊外。此时的郊外,宛如一幅热闹非凡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大雍百姓倾巢而出,开启了踏青之旅,家境优渥的人家,奴仆们抬着精美的食盒,那食盒里装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吃食。豆沙糕被精心雕琢成各种形状,有可爱的小动物模样,也有寓意吉祥的花卉样式,细腻的豆沙内馅,甜润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犹如春天的甜蜜滋味,让人吃了一块还想再吃;艾草青团散发着独特的清香,那是艾草的芬芳与糯米的软糯完美融合的味道,每一口都带着田野的气息,仿佛将整个春天都装进了嘴里;油炸?子色泽金黄,酥脆的外皮在齿间发出“嘎吱”的声响,香气四溢,引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那诱人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百姓们身着色彩斑斓的衣裳,在春光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垂髫小儿似脱缰的小马驹,在人群中嬉闹奔跑,那清脆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回荡在郊外的上空。少年男女们更是光彩照人,小娘子们身着罗裙,轻舞飞扬,裙摆似盛开的花朵,随着她们的走动轻轻摇曳,头上的珠翠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尽显青春的娇艳;男子们则身姿挺拔,衣衫整洁,意气风发地走在人群中,偶尔与身旁的同伴低语几句,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苏墨言和赵凌霄随着人流前行,走过了壮观的状元桥。状元桥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撞到了旁人。桥下河水波光粼粼,似一条流动的玉带,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岸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宛如少女的发丝,轻柔地抚摸着行人的脸颊,带来丝丝凉意。
走过状元桥后,一阵热闹的喝彩声吸引了他们。原来是一群艺人在表演傀儡戏,周围围聚了大量的观众,男女老少都被精彩的表演吸引住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场中的表演。
只见场中,悬丝傀儡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打斗戏。那傀儡制作精巧,每一个关节都活动自如,丝线在艺人的操纵下,宛如有了生命一般。傀儡的动作灵活自如,手中的武器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个招式都精准无比,仿佛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在对决,引得观众们阵阵叫好,喝彩声此起彼伏。
旁边的杖头傀儡则在表演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木偶在木棍的操纵下,姿态优雅,表情生动。才子的儒雅、佳人的娇羞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的心,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浪漫的爱情世界。有的观众看得入神,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微笑,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美好的故事之中;有的则微微红了眼眶,被这动人的情节所打动。
而水傀儡的表演更是别具一格,在一个特制的水上乐船中进行。木偶在水中做出各种奇妙的动作,一会儿似鱼儿般穿梭游动,一会儿又像仙子在水面翩翩起舞,那灵动的姿态让人啧啧称奇。最精彩的是木偶还能从水中“钓出”活小鱼,那神奇的场景让观众们惊叹不已,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惊呼声和赞叹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