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5血画惊影1(1 / 2)

加入书签

中秋的脚步渐近,临安城宛如被一层温暖的金色薄纱轻柔地笼罩着,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糕饼那香甜诱人的气息,仿佛空气都被染上了甜蜜的味道。街道两旁的糕饼铺子前,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一个个冒着腾腾热气的炉子像是欢乐的源泉,不断地向外散发着温暖和喜悦。

现时的月饼,制作工艺可是精妙绝伦,别具一番风味呢。首当其冲的便是精粉的选取,那得是最上乘的精细面粉,用筛罗细细地筛过,那面粉经过筛罗的过滤,就如同冬日里新下的雪一般,蓬松而纯净,没有丝毫杂质。接着,另备油脂、饴糖,按照恰到好处的比例与水相和,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木棒,缓缓地搅动,那动作得轻柔又有耐心,就这么慢慢地搅着,直至它们完全融合成均匀的液体。

继而将这液体小心翼翼地倾于那如雪般的粉中,这时,就得用手轻柔地拨弄了,像是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手指轻轻地翻动着面粉与液体,让二者渐渐地交融在一起。待它们呈现出絮状时,便开始揉制这面团了。只见那双手用力地翻折按压,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都饱含着匠心,直到面团变得光滑似玉,柔软而又富有筋道,这才算完成了饼皮的基础制作呀。

馅料的选择更是讲究至极。若是果仁豆沙馅的,那豆沙必定是选用最优质的红豆,经过长时间的慢熬细炒,熬的时候得时刻盯着火候,火大了容易糊锅,火小了又出不来那细腻的口感。就这样耐心地熬着、炒着,最终那豆沙呈现出沙质细腻,甜润醇厚的绝佳状态。而果仁呢,则是精心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的,先炒熟,再用特制的工具碾碎,散发着阵阵果仁独有的香气。将这准备好的馅料团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球状,规规矩矩地置于一旁备用。

再取那已经制作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团,用手轻轻地压成薄圆片,那形状就如同夏日里荷叶一般,透着一种别样的雅致。然后取一个馅料球放置在这薄圆片的中央,手指如同灵动的舞者,轻捏着面皮,使面皮缓缓地向上拢起,将馅料完完全全地包裹在其中。收口处更是要捏紧搓圆,做得细致无比,丝毫不能马虎。最后再把这包好馅料的面团置于特制的模具之中,那些模具可都是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有的是木质的,上面雕有吉祥花卉、瑞兽之纹,每一处花纹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赋予了这些模具生命一般。将包好的面团轻轻按入模具之中,使饼成模中模样,待拿出来时,那月饼上的花纹清晰精美,宛如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可这还没完呢,最后一步烤制更是关键所在。炉中炭火需燃至恰到好处,不能有丝毫的烟,而且热力要均匀地散布在整个炉内。将月饼小心翼翼地置于炉内的烤盘之上,先用文火慢慢地烘着,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它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待其渐渐变色,那独属于月饼的香气开始初溢出来的时候,再迅速转成旺火,让外皮在这旺火的烘烤下变得酥脆,色泽也变得金黄诱人。出炉的月饼,香气扑鼻,光是闻着那味儿,就让人垂涎欲滴了,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馅绵软,承载着宋时那独有的韵味,仿佛把人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与烟火气的年代。

一群小孩子围在炉子旁,小脸蛋被那红彤彤的炉火映得红扑扑的,就像一个个熟透了的红苹果,可爱极了。他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刚出炉的糕饼,那眼神里满是渴望,不自觉地吮着手指头,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那模样别提多有趣了。有些好心的店家,看着这些小家伙们馋成这样,心生怜爱,便会把糕饼切得极小的一块分给孩子们尝尝。这一下可不得了,孩子们像是被打开了欢乐的开关,瞬间就热闹起来了,闹着、笑着,拽着大人的衣角,嚷嚷着要买,那清脆的笑声在这热闹的街道上回荡着,为这原本就充满喜气的氛围又增添了几分欢快。

苏无忧和他的几个人同窗刚从私塾出来,就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住了,小脚丫像是被钉在了地上,蹲在那里看得入神,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这眼前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就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儿。苏墨言正巧路过,看到这几个小家伙那馋嘴又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容里满是宠溺。他径直走到铺子前,客客气气地跟店家说道:“老板,劳烦您给我拿些糕饼,再帮忙切成小块儿呀。”店家一听,赶忙热情地回应着,手脚麻利地准备起来。

不一会儿,糕饼就切好了,苏墨言接过,转身走向孩子们。孩子们像是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着苏墨言,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感谢的话,那清脆的道谢声此起彼伏,就像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苏墨言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温暖,这种人间烟火气,就像一把小火苗,在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轻轻摇曳着,让他感受到了生活中最纯粹的美好。

苏无忧拉着苏墨言的衣角,仰着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满脸崇拜地说道:“师父,你真好!”苏墨言听了,笑着摸摸他的头,温柔地说:“走,我们回去,给大理寺的哥哥姐姐们也尝尝。”苏无忧用力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拉着装糕饼的袋子,那模样生怕别人会抢走似的,欢快地走在苏墨言身边,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一蹦一跳的,开心极了。

幼时的苏无忧是个漂泊动荡的小乞儿呀,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那些日子里,他从不敢奢望能过上这样温暖富足的生活。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能找到一口吃的,不至于饿肚子,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哪怕只是个破庙也好呀。而现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对他来说都像是珍贵的宝藏,他珍惜着眼前的一切,开心地把装糕饼的袋子当来荡去,嘴里还嘟囔着:“要给大家都带回去吃,他们肯定也会喜欢的。”

苏墨言和苏无忧在热闹的临安城集市继续闲逛着,周围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卖糖葫芦嘞,又大又甜的糖葫芦!”那卖糖葫芦的小贩扯着嗓子吆喝着,手里举着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在阳光的照耀下,糖葫芦显得越发诱人。“新鲜的水果,快来瞧一瞧!”另一边卖水果的摊主也不甘示弱,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行人,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新鲜水灵的水果,五颜六色的,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还有表演杂耍的人群,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的。一个耍猴人拿着小铜锣,铜锣声清脆响亮,“当当当”地响着,那猴子在他的指挥下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扮鬼脸,引得观众们哈哈大笑,纷纷鼓掌叫好,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师父,你看那猴子,好有趣!”苏无忧兴奋地指着耍猴的地方,眼睛都舍不得挪开一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