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准备开业啦!(2 / 2)

加入书签

这一株人参足足有五百年,比戴冉之前卖给她的还要好,怪不得她那么震惊,若不是外公生日已经过了,寿礼怎么都要把这个送过去。

“那是自然,不过这是最后一株了,那附近都没有人参了,怕是未来好些年山阳都找不出这么好的人参了。”

戴冉当然不会说自己手上还有,一两株的就是极限了,再多一些,只怕戴家村后面那座山得被人踩塌了。

王普若用布包着人参仔细的打量了好一会,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把人参给放下了。

“接连在你这买了几次药材了,现下一时半会没这么多现银买了...”

王普若有点为难,这人参比上次的还要好,但家里确实抽不出那么多钱买下这一株人参了。

倒也不是她家里真的没钱,王家父族都是做官的,但都是清廉挂的,有一点小钱,但真的不多。

母族是医药世家,但奉行济世为怀的理念,时不时赠医施药的,再加上研究新的药方,赚得多,开销也大。

多重原因之下,虽然两边产业都不算小,但每个月日子能领到的银子也有限,开销之后,这几年也没攒下多少。

而这一个月已经在戴冉这买了两次药材了,现在府里虽然还有银子,但的确不足以买这五百年的人参了。

戴冉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只听到对方说没钱了,不由得有些愣神,堂堂一个县令,这就被掏空了?

“那...好吧...要不算你便宜点?”

王普若瞪了戴冉一眼。

“这是五百年的人参,价值可不是上一次那么算的,怎么也要八百两了,是真的买不起,你还是去找柳家吧!

前几天听说柳家在收上了年份的人参,你过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就不占你这个便宜了。”

戴冉听说柳家也在收人参,也就打消了便宜卖给王普若的心思,毕竟这次主要是为了积分,卖给柳家的话,的确能赚更多。

王普若见戴冉似乎是被说动了,便将人参包好递了回去,戴冉也没推辞,又把人参收了回去。

“既然如此,就多谢大小姐指点迷津了,不过民女还是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大小姐能不能帮忙?”

王普若一听就知道,卖药材怕是个幌子,主要还是后面这事儿。

“你先说说什么事。”

上次何首乌事件,王普若确实答应了,以后遇到事能帮的就帮,张捕头的事算合作不是单方面的帮忙,那这一次就当还人情了。

戴冉见王普若答应,便将酒楼起名字的事情说了出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那酒楼要开业了,但不知道起什么名字,我也没读过什么书,还请大小姐帮帮忙...”

说着顺便将酒楼的主营方向,招牌菜之类的,都给大概描述了一番。

那王普若是正儿八经的古代人,哪里吃过那么多现代小吃,就是听都没听过,顿时来了兴趣。

两人聊了大半个时辰,王普若恨不得立马就去试试味道,可惜还没开业。

“你这酒楼还挺有意思,就是那些大江南北的小吃也很有意思,好些我都没听说过,在一个酒楼就能尝尽天下美味,不如就叫知味居吧!”

戴冉一听,这名字还真不错,顿时应了下来。

“这名字挺好!还是大小姐有文化,我下午就去叫人做牌匾,要不大小姐再给题个字?”

听到要自己题字,王普若顿了一下,自己的身份,若是给戴冉的酒楼题字,怕是不太好。

戴冉看出了王普若的犹豫,稍微动了动脑子,就知道怎么回事。

“主要是民女字写得不好,这才要辛苦大小姐写这三个字,若是不方便留名,不留也行的。”

王普若一听,不用留下自己的名字,那写不写的倒也没关系,当场就给戴冉写下了“知味居”三个字。

戴冉拿着王普若的字,心中很是高兴,这毛笔字还是得古代人写的好,尤其王普若也是腹有诗书的人,写的更是飘逸万分。

“上次没来得及问,你是怎么就突然开起酒楼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