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不杀功臣(2 / 2)

加入书签

大秦的臣子们听到他们在始皇帝的治下未来生命无忧,有一个算一个,对始皇帝的衷心直线拔高,恨不得感激涕零的拜谢。

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最怕什么?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犯了君王的忌讳,而惨遭杀害。

大秦往前数上那么几代,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强国之术”,为秦国朝堂在六国、民间树立了威信,也给秦国带来了数不清的利益,可秦孝公薨世后,商鞅不还是被惠文王给杀死后车裂,虽说商君的政令没有随之人亡政息,可这难道不是惠文王看出来这些政令对秦国有莫大的利益所以才留着么。

还有战功赫赫的武安君白起,那可是另天下所有人,上至君王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胆战心惊的人物,活着的时候,几乎让六国为之惊恐不安,不还是被昭襄王给赐死了?

所以说,什么叫君心似海。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从来不是一句虚话。

商君和武安君尚且如此下场,他们又是哪个名牌上的人物可以反抗呢?

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和同僚们被秦二世收割生命的秦朝大臣们瞬间放心了,始皇陛下既然是天幕中的后世之人盖章认定的不杀功臣的皇帝,那他们还有什么可以逼逼赖赖的,日后自然要更加的为陛下效忠,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费吹灰之力就收获了臣子们更多忠心值的始皇帝:“……”

只要后世之人不再对朕的黑历史胡说八道,朕还是很有包容心的。

李斯老怀欣慰,笑眯眯的想:不愧是他当年一眼就相中的君王,哎呀,他可真有眼光啊!

蒙恬、蒙毅和始皇帝凭着青梅竹马的关系要亲厚的多,说起话来自然情真意切。

蒙毅道:“陛下天纵英才,至圣至明,自然不会做那种小人之事。”

轻松的氛围为之一静,他们面无表情的看着蒙毅,眼里充斥着无语。

好家伙,你蒙毅是真懂什么叫做拉踩的。

其他朝代的帝王将相集体吐槽:难道不是始皇帝死的早,没有来的及杀吗?毕竟秦二世胡亥那个昏君上位后可是把大秦的功臣都给一波送走了。

被天幕点名的邓奉、彭宠、刘杨、韩歆、侯君集、张亮、李君羡:瑟瑟发抖。

侯君集、张亮看着温和的注视着他们的唐太宗,吓得当即跪倒当场,表白心意。他们未来居然敢造太宗陛下的反,这么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