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兔死狗烹(1 / 2)

加入书签

想起韩信那长不大似得孩子的执拗性格,萧何也只能摇头苦笑,都说朝堂如战场,韩信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简直是无往不利,怎么到了朝堂上却稚嫩的像个孩子,让萧何是带也带不动。

韩信怎么说也是他萧何举荐给皇上的英杰,难道他萧何就忍心让自己看重的人死无全尸?可是韩信的所作所为却让萧何无比的绝望,这世上怎么有这么一个大聪明!让他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据说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让刘邦如鲠在喉的事也说明了韩信这个人是真的不懂人情世故,当时的行为反而让人觉得韩信是在威胁人。

公元前203年,刘邦所率领的军队被项羽黑压压的大军堵在了荥阳城下,刘邦更是被打的胆战心惊,每天都有人逃跑,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而在另外的一个战场上,被刘邦拜为大将军的韩信,军事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一场战役打的顺风顺水,让天下各路诸侯都为之胆寒。

陷入绝望的刘邦以为自己的大将军韩信会来救自己,那叫一个早也盼,晚也盼,盼的眼睛都快瞎了,也没能见到韩信的一兵一卒,最后人是来了,却是韩信派来的使者,带着一封要刘邦封自己为齐王的信,刘邦当时就怒火中烧、暴跳如雷,恨不得把使者给砍了。

刘邦看了韩信的信后,直接就把信给撕了个粉碎,如果不是当时在刘邦左右的张良和陈平一左一右踢了刘邦一脚,努力说服刘邦,怕万一韩信真的为了一个齐王的爵位直接翻脸谋反了,刘邦可就真自身难保了,劝说着让他忍耐,同意了韩信的要求,只怕就没有以后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刘邦可还是汉王呢,韩信这种行为差不多就是想要和自己的老板平起平坐了,估计当时刘邦心里活动是这样的:韩信你威胁我还想要好处?挟兵讨封这种事是真的真的非常的招人恨,古往今来从不例外。除非自己当了皇帝,不然这种行为纯属找死。

而且这个时候项羽也想离间刘邦和项羽呢,他派人劝说项羽别跟着刘邦干了,自己手下有兵,直接自立为王便可。韩信自己呢,他手底下也有一个叫蒯彻的谋士,也在极力的劝说韩信自立,可着两方人马统统都被韩信给拒绝了。

韩信天真的以为看在他立下了如此汗马功劳的份上,刘邦一定不会吝啬一个齐王的王位,可结果如何后世人都知道,韩信终究因这份天真逃脱不了惨死的结局。】

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世上居然有这种品种的将军,令同为将军的王贲、王离、蒙恬等人面面相觑:虽然觉得这操作有点熟悉,但行为却是不可理喻。

你说说你的顶头上司都快全军覆没了,你还在这打算盘珠子,都崩到人家脸上去了,不杀你杀谁?想当年大秦攻打楚国,王翦老将军领军出征,虽然也是时不时就写信回来,但那也是顶多了要写金银珠宝、良田美宅之类的,谁TM一张口就要裂土封王啊,这韩信可真是有种的很啊!

“连武安君白起都不如。”始皇帝嬴政犀利的评价道。

始皇帝手底下的将领都是如王翦一家、蒙家那种智慧、稳重型的将领,哪里能想到这世上真有韩信这样愚蠢的近乎天真的将军,这样的人大概是将自己的天赋技能全点了军事能力上,而智商归了零。

也不能说他讨封赏不对,但你不会看看时间吗?就非得来那么一个时间。连白起将军都没想过这么干啊。你要可以,但在这个时候要,那就不是“要”而是“要挟”了。作为天下之主,始皇帝是最明白君王心理的人,这就跟报恩的感觉是一样的,你救了我,我可以报恩,但是你挟恩图报就会让我非常的不爽了。

汉朝,即使现在已经当上皇帝的刘邦想起当时被项羽围困,韩信不来就他却遣使者送信要齐王爵位的行为就气的要死,那个时候快被项羽全军覆没的刘邦已经火急上头了,结果韩信送来了一封信更是让他差点没晕厥过去。

搞毛呢?!

老子这边都快要死绝了,你韩信这个我亲封的大将军非但不带兵来救,反而还趁火打劫?究竟是你不懂事还是我不懂事?

火烧眉毛了你知不知道,难道我不给你齐王王爵,你还真打算见死不救不成?!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能打仗就不把他刘邦放在眼里了?就可以随意的威胁我了?

你说你韩信都已经是大将军了,怎么政治觉悟就这么低,就这么急不可耐么,他刘邦难道就是什么小心眼的人连立功都不给封赏的人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