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1 / 2)

加入书签

胃口。”他说着说着也跟着叹起气道来:“也不能怪九哥儿,这出门一趟身上银钱又叫骗了个精光,这便罢了,这也是常事儿了。谁成想连好端端的亲事也说吹便吹,这搁谁心中也不好受。”

他摇头叹息着胞弟的悲惨际遇,顺带支使家仆一口气买了二十来个,除了自个留了一个尝尝鲜,大半使人送回家去孝敬父母祖母与其他兄弟姊妹,还有剩下的,便也大方地赏给了仆从。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谢祒是樊楼等大酒楼的常客,他终日在外闲游浪荡,见识不少,并不觉着这样街头的小食摊能有什么惊人的美味。

不过是那娘子生得美,招揽食客的话语好听,又会糊弄噱头罢了!

一个烙饼,夹了点菜肉,香虽香,但能有多好吃……他也不过尝个新鲜。

他不屑地咬下去一口。

第17章 陈州之夜

便是这一口,饼皮酥脆脆的,煎得火候正好!酥皮在唇齿间碎裂,没想到那饼皮并不寡淡,本身便带着咸香,一口下去油而不腻,但还没仔细回味,里头那炸得香喷喷的鸡肉与油炸鬼裹满了润滑清甜的乳白色酱,脆中带甜,又还有微微一点酸,一下便将那肉香激发得更为浓烈。

之后,生脆的春菜跟着又入了口,宛如燥热的天儿里一丝凉风,给这满口肉蛋添上了最后一层清爽。

等谢祒回过神来,已经在默默舔指头。

他下意识望向自个的仆从,他们一个个吃得比他还快,饿虎扑食一般,嘴里塞得满满当当,嘴唇上还沾着酱,正伸舌头舔呢。

谢祒忽然便有些后悔,他应当给自个留三个饼子的。

想命人回去追送饼的仆人,但又觉着有些丢面儿,回头想吩咐再买两个,没成想那小娘子竟已经面带愧色道:“……哎呀,我头一回来不知做多少,便试着做了五十份,没成想做得少了,已经卖完了,明儿我再多做些来。”

沈渺也没想到能卖这么快。

甚至她做的十几根肉肠,因为卖四文一根、七文两根,除了她切了一根给行人免费试吃之外,其他的也在手抓饼还没开张的时候便已卖光了。

那肉肠竹签子串了,再改了花刀,在饼铛上一煎,淋上点热油,没一会儿便被炸至金黄开花,再抹上酱料炸到皮微微焦酥,那香味便也跟着激发了出来,很快便飘香十里,大老远都能闻着。

这东西比手抓饼便宜,四文钱能吃上那么大一串“肉”,足够招揽来往行人掏出来铜子来尝鲜了。

还有人旁敲侧击问她是怎么料理的豕肉,竟然一丝腥臊味儿都闻不见,沈渺哪儿能将自个的小诀窍广而告之,回头她还得开面馆呢!

便只是好脾气地笑笑:“明儿您再来吃,我日日都过来的,不怕吃不着。”

竟也有人仔细问了她明儿几时过来,预备提前过来侯着。

人群散了,沈渺开始收拾起桌上的空碗碟,将今儿炸过肉肠的油重新装进食盒里,又拿绳子捆扎成一串,打个绳结挽在胳膊上,收了大伞扛在肩上,板凳和炉子都垒在桌上两只手搬。

是有点重,但也不是走不动。

沈渺上辈子力气就不小,开饭馆的哪个不是起大早买一车的菜,那还更重呢!原身在荣家也是家务全包,早已不是昔日父母身边娇身惯养的沈大姐儿了,何况,一路上从金陵到汴京,她也有雇不着脚夫的时候,那么多行李也是自个肩扛手提过来的。所以这几日忙碌下来,她都习惯了。

不过嘛,回头还是去买根长扁担吧!

胖娘子方才见她客满盈门、络绎不绝本有些酸,后来买饼子的人也有不少来买了她的茶汤,沈渺还抽空送了她一份素菜饼,于是这会儿便也高高兴兴地替她搭了把手,还挤眉弄眼问:“你不等人来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