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2 / 2)
沈渺他们关起门来吃得香,却不知香味四溢,巷子里又狭小,肉香早飘得到处都是了,顾婶娘昨个还在学做沈渺上回送来的白菘鸡蛋饺子,正笨手笨脚地忙活儿,就被猛地香了一个跟头。
她在围裙上擦着手,走出来,还使劲闻了闻。
正好顾屠苏的爹在家,他原本挥汗如雨地在院子里擦拭每一口酒缸,闻到这样浓郁鲜香的羊肉味儿,也不禁仰起头来,狠狠地嗅了一口:“真香啊,没闻见其他香料味儿,这定是上好的羊肉。”
顾叔是酿酒的老师傅,鼻子很灵。哪怕隔着两道院墙他都已经闻出来了。这一锅羊汤如此鲜美,关键便在于这肉好,因此满满的肉香没有被其他香料掩盖,更显得醇厚。
他有些馋了,伸长脖子一看,灶房里的条案上,是他婆娘包的、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素馅包子,又失望地缩回脖子。
李婶娘也开了门,东瞅瞅西闻闻,最终目光定在了沈家那新打好的木门上。
这沈家大姐儿倒是个闲不住的,前些日不知道又从哪里拖来两张被火熏得黑漆漆的瘸腿条凳,用石块垫在瘸腿上,便搁在门口做了个地台。用破陶碗、陶罐种了些不知名的野花,还在陶盆边上摆了个木板,贴了红纸,在上头写了两行字,李婶娘是让李狗儿去看了回来念给她听才知道,上头写的是:“春祺夏安,秋绥冬禧”,连门边的墙上也钉了块小小的方形木板,在上头写了个“沈”字。
夜里,灯笼投下昏黄灯火,照在那小小花瓣与墨迹上,倒也有些温馨又古朴的意味。
最紧要的是,那字端端正正,笔锋浑厚有力,让李婶娘面色更加不好——沈家唯有济哥儿会写字,可她不知道被赶出私塾的济哥儿这字竟然写得这样好,比她引以为傲的李狗儿好多了。
但她家狗儿也不差,李婶娘在心里重重点头。
风中羊肉的香味又好似更浓郁了几分,李婶娘再看了眼沈家的门,撇撇嘴,缩回身子关了门。
这沈家竟然还熬起了羊汤?这么大手笔?羊肉可不便宜呢……李婶娘咽了咽唾沫,心里又想,才摆了没几日的小摊儿便这样铺张浪费,都买起羊肉来了,这样大吃大嚼,挣多少银子也不够使啊!沈大姐还是年轻,不知柴米油盐难挣,不会过日子。
沈渺不知晓小巷里的议论,即便知晓也不耽搁她吃肉。
这肉这样好,不趁新鲜吃了,岂不浪费?沈渺是最不喜欢浪费食物的。
况且不知是不是吃了羊肉,她一晚上都觉得肚子里暖和,手脚也热热的,睡得格外舒服。
这或许也是今儿睡过头的原因吧。
豆大的雨点儿接连落下,过了午时这雨不仅没有停歇,还愈发大了。沈渺坐在灶房里做今儿要送去谢家的红豆排包,看着檐下好似挂上了水帘似的,便开始发愁。
这雨不停,她只能先出门花钱雇辆带篷子的驴车了,不然走过去必然全湿透了。
她倒是不打紧,做好的面包生胚可不能淋雨。
还是加紧做好吧,她怀着一丝希望,说不定一会儿雨便停了。
结果事与愿违,沈渺做好了今儿的一百五十个红豆排包,这雨非但没停,还刮起了风,这下风大雨斜,外头便也显得万木飘摇、枝叶瑟瑟。她忙擎着伞出门看了看,街巷皆成泽国,连人影都没了,都不知上哪儿雇车。
这下怎么办才好?她叹了口气转身回去,刚要关上
</div>
<script>_ad_hf();</scrip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