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1 / 2)

加入书签

风,问起白老三:“白郎君,你家预备的是什么羊?羊羔还是成羊?烤全羊想吃原味,还是麻辣味、酱香的……”

白老三扬着鞭,轻轻拍着老黄牛的屁股,笑道:“今日那羊,是我专门与羊屠买的兴庆府滩羊,刚满一岁的羊,五十斤一只,是顶好的。至于口味,沈娘子看着做便是,我爹花了血本,还买了一两胡椒,回头便交予娘子,全用在这烤全羊上头!”

沈渺沉吟道:“这样好的羊,还是做原味的好,用盐、孜然和胡椒简单调味儿,把皮烤得焦脆一些,便足够好吃了。用太浓重的调料反倒吃不出羊肉本身鲜美的味儿了,那不如便做原味的。”

“俺都听你的沈娘子!不对,俺全家都听你的!”

白老三对沈娘子的厨艺那是一百个佩服,他可是从“手抓烙饼”便“入坑”的老食客了,之后沈记出一道新菜他吃一道,从头到尾没缺席过!

不仅如此,他接连买过蜜豆酥皮馒头、小笼馒头、速食汤饼、瀌肉、烤鱼和炙鸭送回白家村给回老宅子荣养的老父母尝鲜。自家爹娘那真是样样都夸得不得了,后来还时常差遣家里的长工赶驴车来汴京城买,一买便是一车,若非烤鱼和炙鸭不经放,他们恨不得跟买速食汤饼似的,成袋买回家来囤着。

连沈渺腌来自个吃的酸菜、腌笋他家也没放过。白老三有一回在前头铺子吃汤饼,忽然闻见了后院传来一股酸得直冲鼻腔、令人满嘴生津的味儿,他一闻便坐不住了,这不是他爹最稀罕的?他便腆着脸跟沈娘子买了两罐回去,送回去给爹娘就粥喝。

白老三爹娘没两天便吃空一罐子了,还找白老三要呢,他上哪儿要去?那是人家做来自己吃的,再要回头都不好意思登门了!

白老爹听闻儿子请到了会做烤鱼和炙鸭的沈渺来做烤全羊,高兴得这几日吃饭都更香了,走路都有劲了,一口气爬上谷仓晒粮,这腰不酸了腿也不痛了。

不过他自打吃过沈记的饭菜便开胃口了,只要是沈记买的饭菜就没有不爱吃的,光就沈渺做的瀌肉,便能顿顿能就仨大馒头或是塞下两三碗米饭,吃完还能来点儿炙鸭。

原本挺干瘦一老头,如今都吃得发酵了似的,可圆乎了。

陈留镇离汴京城二十里左右,坐牛车需两个时辰,到镇上时都已过午时了,再从镇上到村里,又费了半个时辰。坐得沈渺后来腿麻屁股麻。

到了村口,远远便能望见装扮得热闹喜庆的白老二家了。白老二家是五间大瓦房,院墙院门上都挂了红布,里头的门窗桌椅板凳贴了喜字,隔几步便挂了个大红灯笼。

白老三忙将车赶进去,沈渺等人刚下车便被热情的白家人围住了,又是让茶又是抓喜糖和炒豆,这可把湘姐儿和砚书乐坏了!

两人都被塞了一兜子,低头对视一眼,都捂起嘴来偷偷笑。这下俩馋猫吃零嘴能吃个痛快了。

院子前头摆了喜桌,门前也摆了好些桌。后院则搭起了青布灶棚,数个土灶并立,烟火升腾,已有村子里来帮衬的婶娘们挽袖在切菜烧菜了,后院全被一筐筐的各色菜肉蔬果占满了,还有十几条鲜鱼装在水缸里,时不时跳起来,甩出一地水;墙角还有十几缸酒瓮,飘散出来的醇醪之气十分醉人。

最醒目的自然是那头宰杀好架在案上的全羊。

前院,新娘子还在房里梳妆,一会儿昏时迎亲的来了,娘家亲人便要拦门拿棉花棒追打新女婿,闹一闹,也好玩得紧。

宋朝女方家的宴席要到昏时后女方出门子才会开席,沈渺看了看天色,这会儿预备起来正好。

白老三叫来了几个白家的小女孩儿带湘姐儿、济哥儿、陈汌和砚书四个去外头摘石榴去,几个孩子便像脱缰的野马,兴冲冲挎上篮子便跑了。

湘姐儿还拍着胸脯跟白家的女孩们吹嘘:“我最会爬树!一会儿我来爬,你们在下头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