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狩猎(1 / 2)
抽空去秦于宸那里,了解到些许线索之后,回到分局的陆闻,紧急召集负责本起案件的警员去会议室参与案件讨论。
“关于整起连环案的这几位受害者,”陆闻拿起白板笔,在各位受害者的照片下面分别写上了名字。
“从1992年的首起案件发生,到2020年7月23日,也就是昨天为止,28年间共发生了5起案件。”
“而且很巧的是,韩法医在第五位受害者的身体上,除致命伤外还发现了28处生前伤。我想,这两者之间或许有些关联,比如28这个数字,会不会是整起连环案的终结。”
“我有问题!”趁着陆闻停顿的空当,林一然迅速举起手提问道,“陆队,如果本案的作案手法与之前有所不同的话,那是不是就有模仿作案的可能性呢?”
“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依照目前对现场勘查取证的结果来看,应该是出自一人之手。如果是模仿作案的话,那这个作案人的手法就太好了。”
陆闻说完,拿起桌上的遥控器播放了几张照片:“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有关前四起案件的案卷记录。”
“发生在1992年的第一起案件,案发现场位于城东区新淮路附近的电子工厂后面的员工宿舍里。”
“受害者是电子工厂里的一名员工,男性,30岁。被发现时是以双手交叠,双腿叉开的姿势趴坐在木桌前。受害者身体左侧的第二根和第三根肋骨之间有一处致命伤,且在尸体的右上方放着一封写好的遗书。”
“因为当时抓得紧,再加上电子工厂的负责人希望能压下这件事,所以当时警方并没能找出作案人。”
“第二起案件发生在2001年,受害者为36岁男性,案发现场是城东区白雪路的破旧居民楼里。第三起案件在2006年,受害者是男性,43岁。案发现场是白雪路附近的百悦大厦,不过那时百悦大厦刚建成,所以没有目击者。”
在看到第四起案件的时候,陆闻握着遥控的手指不由自主地紧了紧,只不过几秒,他又开口继续道:“第四起案件是在2012年,受害者是51岁男性,案发现场在新淮路的废弃电子工厂。”
“2020年7月23日,这是第五起案件,受害者为58岁男性,案发现场同样是在新淮路的废弃电子工厂。”
言罢,陆闻将遥控放回原位,而后走到白板前,将几位受害者的照片圈在了一起:“这里我要补充的是,几位受害者之间最大的关联,曾经都是池氏电子工厂的员工。且当时都是住在同一间宿舍,也就是首起案件的案发现场。”
“由此我暂且认为,连环案的作案人很有可能也是曾在电子工厂工作的员工。不过池氏的这座工厂早已经废弃不用,很多员工也都不在了,所以想要找出全部员工的难度很大。”
“不过,我在现蓝海市局支队队长秦于宸秦队那里,大概了解到了一些可能与作案人有关的信息。”
陆闻说着,将面前的记录本翻到了之前记过笔记的那面:“首先要提一句,这几起案件的受害者都是成年男性,且在被杀害前都有过被迷晕的迹象。”
“根据每起案件的案卷记载,所有受害者的体型都不瘦弱,可作案人却能轻而易举的迷晕和移动尸体,那么有两种可能,作案人的体型有可能大于几位受害人,要么就是不止一个作案人。”
“根据首起案件受害者的身形,我们可以假设当时作案人的身高在185及以上,体重大概在150至160之间,蓝海本地人。”
“苏乐,稍后你去查查那座废弃工厂之前的负责人是谁,如果那边还保留了之前的员工档案,先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排查。”
“好的陆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