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对峙(1 / 2)
兰珩故作不满:“上回霍娘子同我话还没说完,就跑了,什么意思?”
霍娇确实是心虚,抱歉道:“上回突然……来了个朋友,招待不周。”
他看了一眼她手里的肉包:“我也没用晚膳呢。这次赏个脸,一起吃?”
拿人手短,霍娇这哪儿还好意思拒绝,连忙答应下来:“好,这次您想吃什么,我来请。”
穿过主街一条小巷子,兰珩指了指:“这家,你吃过吗?”
眼前是家正经招牌都无的小馆子,霍娇疑惑地摇摇头,总觉着和兰珩的身份不太一致。
“你来汴梁多久了?”兰珩惋惜地直摇头:“还说自己是永宁人,这里都没来过。”
他用胳膊肘推了一下霍娇的后肩,让她往前趔趄了几步:“快进去。”
霍娇小声嘀咕着走到门口,扑面的饭香袭来,里面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馆子门外支着口水缸大的铁锅,一旁立着位膀大腰圆的厨子,正在锅中捞着什么。
霍娇凑近一看,惊喜道:“大煮干丝!”
厨子朝霍娇一笑,用永宁话道:“娘子,来一碗呀?”
他乡遇同乡,霍娇激动地心怦怦跳:“这是永宁土菜馆子呀?”
兰珩笑着走进去,也用永宁话同馆子里的小二、厨子说话。
霍娇楞了片刻,看着兰珩。
之前没留心,现在骤然发现,兰珩说起永宁话的声音,与谢衡之格外相似。
她闭了闭眼,甚至感觉到恍惚,几乎难以分辨。
难道这就是一母同胞的力量吗?
这馆子虽小,里面却别有通天。小二领着两人往里走,穿过陡峭狭窄的黑色木质楼梯,竟然二楼还有地方。虽不是单独的雅间,但可以从上而下欣赏汴梁夜景,独有一番滋味。
二楼的食客也多操着永宁口音,霍娇忍不住与邻桌攀谈起来。
邻桌坐的是一对父子,都是文人打扮。父亲年近四十,在开封府谋了个账房小吏的营生,勉强养家糊口。
“在下二十五岁随爹娘来的汴梁,就再没回去过啦!”父亲颇为感慨:“我家在镇东头还有间屋子,不晓得倒没倒呢。”
霍娇回忆了一下:“那屋子修得很好的,不过主人好像姓王,是你们家吗?”
父亲思索片刻,叹气道:“应该是被我姑父占去了,罢了,儿子也在这里说了亲事,也难再回去了。”
霍娇也跟着感慨:“还是永宁好,吃用都便宜。汴梁的宅子太贵了,就是赁宅也是一大笔银子。”
父亲喝了点酒,摇摇头:“买不起,买不起哦,我们一大家子还赁在外城呢,多年积蓄,也只能等吾儿成亲给他买一小间。”
儿子轻轻拍着父亲:“阿耶,你喝多了。”
那对父子问起霍娇,她也如实以告。那父亲是晓得霍家书坊的:“原来是霍家少东家,我小时候,家里年画都是你家买的。”
兰珩一直没插话,含笑听着,期间还把菜都点好了。
等菜上来,霍娇发现,大半都是自己喜欢吃的。
她不疑有他,惊讶道:“官人也喜欢吃软兜和蒲菜呀?”
儿子在一旁笑道:“你们永宁人,不就好的这一口吗?”
“也是,”霍娇夹起一筷子,味道正宗的很,她对儿子道:“你这口永宁话说得这样好,还'你们永宁人',怎么啦,你不是永宁人?”
“我也能算吗?我从来没去过永宁啊!”儿子挠挠头。
霍娇拍拍兰珩:“你看这孩子,从没去过永宁,永宁话说得这样好呀。那比你还厉害呢。”
儿子道:“那你说呢,家里父母,祖父母都是这样说话,我还能学不会?”
兰珩面上闪过一丝阴沉,即刻又笑吟吟对霍娇道:“吃吧,菜都要凉了。”
两人吃了饭间,父子走了,又来了一对漂亮姐妹,霍娇觉得有些面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