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尺素(2 / 2)

加入书签

回营后,他唤人端了一盆净水到自己帐中,将怀里的缨络拿出来仔细清洗,血污在盆中散开,又用布巾去吸干上面多余的水分,缨子才逐渐恢复了原本的色泽。

帐外是将士们围着篝火狂欢,庆祝这场所有人期盼已久的胜利。

姚远手中捻着缨子,掀帘而出,热闹欢笑的声音顿时安静了下来,正在玩摔角的将士们连忙起身,拍干净身上的灰尘,冲他憨厚地笑道:“大帅好啊。”

姚远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该怎么玩怎么玩去,自己则去了主帅帐,找孙毅等人复盘战局,等讨论结束时,东方已泛起了鱼肚白。

信鸽送来南方的战报,赵梓明果然没有令他失望,在韶关协助梁丘和林羽,对抗南夷大军。

赵梓明此行还带上了不少玉龙门高手,他们形成一支暗杀队,来无影去无踪,一击必杀,令南夷军中风声鹤唳,曾经推进神速的攻城略地不得不停滞下来。

信中最后一句是:“侯爷,说句题外话,你仗着自己现在手握军权,不吱一声就四处打仗,当心京中宵小在背后戳你脊梁骨。”

对此姚远回信说:“少管我。”

信鸽扑簌簌扇动翅膀,自北向南飞去。

姚远收回目光,拉开桌案边的暗格,拿出里面存放的几封信。那是自从他回北疆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李迟给他写的几封信,每一封他都逐字逐句地读过,只是没有回复。

信中说??

“姚卿为何不告而别,是不是我有何言行不当?姚卿其实可以当面指出来,千万莫要自己生闷气,也别在战场上拼坏了身体,让亲者痛、仇者快。我在京城等你,迟。”

“城门楼已经修好如初,我们之间是否也能如此?军报呈递太慢,使我不能第一时间知晓卿之安危,只能枯坐京城心焦不已。相思难耐,望卿怜惜。”

“我已令军机处着手筹备犒军和过冬物资,尽快送抵北疆。正合堂医士们抗击雪患,亦劳苦功高,同赏。玉龙门高手们也已离京,侯府重归寂寥。另,姚卿今年年关回京么?”

“我自登基以来,懵懂稚拙,依赖姚卿已成习惯,惊觉不妥时已是情难自已。如今虽有进取,却也非贤非圣,常靠姚卿艰难支撑这山河流离,而我于京中空享安乐太平,愧疚万分。家国在上,臣民在侧,无处倾诉,因而无人知我心中离愁,覆水难收。”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姚卿守疆辛苦,也需注意保重身体。我向杨姑娘讨了些养生的方子,附在信中一同送来,还望笑纳。京中诸事顺利,姚卿可无后顾之忧。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

姚远几乎过目不忘,却仍将这些信件看了又看,深深印在脑海。他伸手拂过信上字迹,那笔锋已经沉淀出帝王之气,与他记忆中粘人的小陛下割裂开来。

他也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竟然真能狠下心来不去回信。

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经年的相互羁绊中酿成了酒,一醉就让人不忍醒来。他打仗时尚能将杂念抛诸脑后,如今大退敌军、战事缓和后,思念便如潮水将自己淹没。

他敬武帝一代霸主,开疆扩土,何等功业。他恨武帝猜忌忠良,斩草却不除根,琴瑟弦断,音不成曲。

死于权术无情的万千英灵,在遥远的天际看着他,让他不敢袒露自己的心声,不敢承认他真的很爱李迟。

他在这样的拉扯中感觉到心脏钝痛,忽然理解了自己父亲曾说过的话。

当时他还是个小孩,跟着父亲一起给母亲上坟。站在墓碑前,一贯刚强坚毅的姚天红了眼眶,挺直的脊梁险些佝偻下去,又被甲胄支撑起来。

姚天声音沙哑地说:“阿远,我曾妄言将军死于山河是大幸,如今我希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