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第22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二章

在飞机抵达广州时十三行的新中国大厦早已关门,所以两个女孩子在就近地铁站的旅馆住下了。

木木被强行拖着连轴赶飞机,脸上的妆还没卸,她在厕所的小洗手台搓脸,泡沫糊了她的眼睛,含糊不清地说:“之烟,你还没告诉我到底为什么火急火燎地跑来广州呢。”

姜之烟站在窗边思考事情,听见她问:“木木,你觉得你每天穿的衣服好看吗。”

“啊?”

她的问题跳跃得厉害,姜之烟换了一种问法:“你为什么买这件衣服呢,是需要一件衣服,还是觉得它好看?你穿着它会很开心吗?”

要不是她问出来,木木压根没想过这些,她把脸冲干净,抱着手臂靠在门框:“你来这儿就为了这个啊?”

姜之烟摇摇头。

她其实完全没有思绪,木木跟她讲档口小妹的生活节奏,还有本地市场的服装贸易于她都太陌生了。人不接触的话,想象不到认知之外的生活。

与其说姜之烟是想知道怎么卖衣服,还不如说是她想知道到底该卖什么样的衣服,凭什么姑娘都来买你的衣服,凭什么你的衣服可以有品牌名字。

她的脑海尚且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那情绪来源童年,可要做一个商人这仅仅是故事最开始的一环。就像作家写自传,第一笔永远献给儿时的自己。

姜之烟穿过公园,和木木挤满是人头的地铁,匆忙的脚步声打破这个早晨的寂静,年轻的女孩们拎着保温盒,化了精致的妆容,衣着尽可能达到她们眼界水平里的时尚,一转眼便消失在各种巷角。

耳边充斥着大量的销售话术,热情奔放,配上噪杂卡点的流行音乐,在这人头攒动的档口,似乎一切都没有秩序。

姜之烟是这些人头里站着没动的那个。

她脑中浮现了很多画面,艳阳高照的早晨,鳞次栉比的大厦,夏夜晚风,一件普通的白衬衫,一条喇叭牛仔裤,咖啡,出租车,沙发,猫,狗,还有一间挤满了衣服鞋子的衣柜。

又或是。

地铁,口罩,店铺,饱满精神的笑容,服装,时髦的妆容,好像永远都不会疲倦的精神。

这是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姜之烟站在这儿,身旁的木木被惹眼款式吸引,她却忍不住笑了,这里的每一个人和气息,都给她一种很美的感觉。

她要的是这份独一无二的故事感,这份故事感是令人向往的,是能产生情绪和感情反应的,是能叫每一个买她衣服的女孩们深信,穿上它,我就可以拥有一份美好的生活。

就像好莱坞向美国兜售夏日午后,赛马挥球的美国梦,她要兜售的是所有女孩子的梦。

这就是时尚。

她在心中默念。

“之烟,之烟,”木木用胳膊肘碰她,“那边好像在吵架哎。”

姜之烟回过神,两个人拨开路人,做起了围观群众。

一个男人强行在一家店铺门口放了喇叭,吆喝顾客。因为这事儿老板娘跟男人吵得不可开交。

“你有完没完啊?做人不要太过分了,这几个月你一直跑到店门口强抢顾客,话都没说明白呢就把人一个劲往年那边拉,你不就是眼红咱这边的姑娘们漂亮生意做得好吗?!我告诉你,你再不走我就报警了!”

男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听了她的话转头望着人群说:“哎哟大姐,你真会冤枉人,我这平头小百姓上街来拉点生意,怎么碍着你了。你报警有什么用啊,说得好像只有你能报似的,你有本事你就报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上头有人在派出所,在市县委,难不成他们会胳膊肘往外拐?”

这已经在明说了,我上头有人,你闹也没用。

荣慧心里既气愤又无奈,没有背景,老老实实做生意,摊上这种事她吃了多少哑巴亏。

她不能再忍气吞声了,上回这男的和他老婆把衣服打包放到他们店门口摆起了地摊,动不动就对顾客说闲话,已经连着让店里损失多少业绩了。

木木和姜之烟都听明白了,木木打抱不平地鄙夷了一句:“这男的也忒不要脸了。”

开店做生意遇到地头蛇可太常见了,就是平常上班租房子都能遇到这种人。这一套她小时候就见过了,那会儿她不过几岁,次次都是妈妈忍气吞声咽下委屈。

姜之烟翻了一下包,庆幸出门前带了学生证,因为走得太急,之前在央台实习过的工作证也在包里。

她忽然问木木:“这里一个门店多少租金呢?”

木木诧异她怎么忽然问这个,想了想说:“二十万左右吧。”

姜之烟伸手把木木的手机拿过来,打开摄像头,然后把学生证和工作证交给她,她说:“你要配合我,木木。”

男人还在持续言语威胁,不停羞辱店里的小妹,拉着个围观路人就胡编乱造,荣慧受不了了,撸起袖子抄起旁边的水瓶往他砸过去。

对方被当头一棒,脾气也上来了,扔了喇叭上来就要揪荣慧头发。

“不想上新闻,就住手。”

姜之烟把摄像头对准男人,一群人的目光都看过来。

木木举了举证件:“我们在拍摄一档纪录片,是央台记者,如果您非要在镜头之下动粗,我们也只好如实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举报反馈材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