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兑傅录(2 / 2)
“无须在意百家榜,依你之见,你认为谁的实力为百家之最。”
“……”
“不敢说吗?呵呵,但说无妨,今晚你我畅所欲言。”
“我不敢妄言,但家父和家兄曾在闲聊时提起过此事,家兄以为,两年前的清平之变后,新势力领导下的江家人丁稀薄,商旅待兴,按综合实力来看,已不足以担待起百家之首的称号。”
“那你兄长认为百家榜首应由谁来担待?”
“李家。”
“呵呵,苏安你认可你兄长的观点吗?”
“嗯。”
公孙述听罢激动得一拍扶手,“该说不愧是他苏珏的孩子吗,你们说得不错,虽拥有三把灵御,但论说实力,如今的江家远不如当初江湫湄当政时那般繁盛,原因也正如你兄长所说是两次家族内斗。”
“那为何百家榜?”苏安也有些激动,但奈何他的身体不允许他像公孙述那般大动作。
“我与江家并无私交。”公孙述不紧不慢地解释道,“百家榜于我而言,其实并无实质意义,但对于中州而言,却至关重要。”
“苏安我问你,你和你兄长能看得透的局势,李家家主李重师看得透吗?”
苏安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曾经的四璧之一、中洲‘智绝’,他必然看得透,在今年的百家榜发榜前,李家就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之所以没有行动,是在等我这最后的一纸定书。”
“所以您是在保护江家?”
“我护的不是江家,是中州。”公孙述笑着摇了摇头,“鹤孤山脉的唯一断口、南疆入中州的唯一途径??涪潼关在夔陵境内,百年来一直由江家镇守,南疆不敢贸然进犯,基本都是看在江家灵御的份上,若是此时江李两家起了纷争,打得两败俱伤,到时候谁也守不住涪潼关,那么获益最大的,是南疆人。”
“百家榜,百家个在其位也,在其位,而太和;易其位,则大乱。苏安,这其中的学问都是你要学的。”
“我要学的?”苏安对公孙述的话有些不解。
“换个话题吧。苏安,你对璇玑阁了解多少?对我了解多少?”
“璇玑阁,解天下之玄机也。公孙先生,乃是参透天下玄机的眼睛。”
“呵呵,这的确是世人眼中的璇玑阁,也是世人眼中的公孙述。”公孙述说着将头靠在了轮椅背上,也学着苏安看起了天花板,“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璇玑阁眼中的公孙述。”
公孙述深吸了两口气休息了一会儿,又重新坐直身子,满脸笑意,“重新认识一下吧,我原名周述,家住益州复芷镇,九岁那年家遭祝融之灾,父母命陨当场,流落街头时被上一任璇玑阁主公孙世收作养子,更名为公孙述。”
“璇玑阁主…不,兑傅录不是以血脉相传吗?你既然不是公孙家的人,怎么会有兑傅录?”苏安此时的震惊一点不比方才得知百家榜真相时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接下来公孙述所要说的事情,更是超过他的认知。
“与其说璇玑阁只传一条血脉,不如说璇玑阁融合了百家血脉。”
“公孙世原名裴世,公孙宇哲原名商宇哲,公孙渡原名古渡,而真正性公孙的,就只有初代的璇玑阁主公孙卓了。”
“世人皆知,灵御会随主人的逝去而消散,那为什么只有兑傅录可以通过易主永传于世?苏安,你能猜到吗?”
苏安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