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嘴皮子见长(2 / 2)

加入书签

“秋家娘子教我为人处事之礼,还替我求得了去夏县于先生处求学,这于我而言是大恩。”

“寻常百姓都知晓,逼人为妾,天理不容。”

“我既受秋家娘子恩惠,怎能将她强行带入侯府为妾,这是报恩,还是报仇?此等恩将仇报之事,侄儿着实是做不出来。”

“我此时年岁尚小,未曾思量过日后婚事,但我却也是希望能与祖父一般,得遇良人一生相守,纵是鹤发鸡皮,亦不忘故剑情深。”

谢璨这话一出,堂内众人各有思量。

侯府中人皆知,谢侯所属意的是二房早故的姨夫人。

可他谢璨才将回府,自是不可能知晓这些。

方才谢烁也有言在先,他未曾与谢璨提及府中之事。

如此一来,这话便是两说了。

谢侯听之,自是想起已故的心上人。

而谢老太太听之,虽是心中略有不适,却终归不会将事怪罪到谢璨身上。

长房亦是如此,而这二房,却是有气也出不得了。

一来,谢璨明着驳了冯氏的脸面,以礼法公然挑了冯氏的错处。

二来,即便冯氏知道谢侯属意的是已故的姨夫人,但在礼法一途之下,她的婆母只能是正妻的谢老太太。

她左右出不得这气,只能干笑两声,道:“二侄子说得对,是婶婶想岔了。”

长房一惯受二房欺压,如今谢璨才一回府,就已然给长房争得了脸面,长房夫妻自是欢喜。

冯氏一计不成,又出一计。“父亲,母亲,二侄子如今回府了,这名字也当是改一改了。”

“长房庶子因郑氏之故,多年来顶用了二侄子的名字,合该换回来才是。”

谢璨听罢,又对着冯氏行上一礼。

冯氏见他如此,心下竟也打了几分颤,生怕自己方才的言语又被他捉到了错处。

“多谢婶婶眷顾。三弟虽非嫡出,但也是谢家骨血,他始终是姓谢的。这个名字,三弟弟用了十六年,若我陡然归府就要夺他名姓,这与强盗何异?”

冯氏心下一慌,又道:“二侄子,我非此意,只是这嫡庶。”

“二婶婶,二叔叔是庶出,我父亲是嫡出,可无论嫡庶如何,都是谢家子孙,都是祖父的血脉。故而,祖父疼爱我父亲,自也不会苛待了二叔叔。”

“我虽初回侯府,却也知晓一家子兄弟姐妹,心齐方是上道。”

“三弟弟的名字已经用了十六年,这就应当是他的。至于我,便还是以璨为名吧。”

“我养父曾说过,捡到我之时,满天繁星璀璨,他便觉得我日后前程定也一片锦绣。”

“璨儿所言甚得我心。”谢侯因是心上人之故,平素里便不喜欢长房之人以嫡出自居,如今谢璨这番话,可谓是让他心中更加愉悦几分。

而谢璨也明白,此时侯府大权仍在谢侯手中,他讨谁的欢喜,都不如讨谢侯来的紧要。

更何况,当年谢侯不能将自己心上人以正妻之礼迎进门,这是他多年遗憾。

只要自己能得谢侯亲眼,来日将秋蘅接入府中,自也是能事倍功半。

“时候不早了,大儿媳,好生着人伺候璨儿歇息。记着,一应吃穿用度,都得是最好的。”

“璨儿院中的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