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初归侯府(1 / 2)
冯氏得见是丁嬷嬷,言说多年未见,几句寒暄之后,便是要寻秋蘅。
此时秋蘅已然起身,她见冯氏前来,自捧了双手与她行礼,“二夫人安好。”
“三妹妹这是做甚?你是侯爷的女儿,便是我妹妹,咱们姑嫂二人哪值当费这些虚礼?”冯氏这话说得何其亲热,这便又扯着秋蘅一道往屋内矮桌处坐。
冯氏将秋蘅的屋子粗粗看了看,面上作出一副心疼怜惜的模样。
“三妹妹受苦了,堂堂侯府的三姑娘,竟要住在这般简陋的屋子里,还要日日靠着绣活讨生活。”
“你放心,父亲已经嘱咐下来了,待择上一个好日子,便会将你迎回府里。你在府里的院落,嫂嫂也替你收拾妥当了,今日就是带了些衣料过来,你先挑拣一二,且先做上一身对付着。”
“待你回到府里,嫂嫂再去重新寻摸些好衣料来与你挑,那时再将四季衣裳都细细安排。”
冯氏如是说着,随即抬了手,这便有一行几个侍女各捧了些黄粉之色的衣料过来。
秋蘅见罢,忽道:“多谢嫂嫂,只怕这些颜色妹妹用了不妥当。”
冯氏不解,明明她先时来侯府时便是着了此等颜色,如今怎还说不妥当?
“妹妹先时不知阿娘生前最是喜爱黄粉之色,如今既知了,总是要避讳一二。妹妹再无机会侍奉阿娘,只好舍了这些略算是尽了一份孝心。”
冯氏听罢,心道这秋蘅果真是个八面玲珑的,拒这衣料的话语都能让她言说得这般好听。
“妹妹说得是,是嫂嫂想岔了去。那不知依妹妹看,该挑些什么颜色的衣物呢?”
“青色或是碧色吧,素净一些便是了。”
冯氏略忖了忖,道:“妹妹,这青色虽好,却也过于素净了些。不若这样吧,嫂嫂着人替你备上几套青色的日常衣裙,但你回府那日,总该穿些艳色的沾沾喜气才好。”
秋蘅不愿在此厢事上与冯氏横生龃龉,这便也颔首应了去。
冯氏见她松了口,这便叹得人来替秋蘅细量了尺寸,又言说过些时日将一应衣裳首饰一并送来于秋蘅,这便也回了侯府。
待将冯氏送出门去,丁嬷嬷才回转身来,道:“姑娘,这二夫人素来就想要高出大房一头去,她虽是姑娘的嫡亲嫂嫂,但是私心颇重,先时兰夫人也颇不喜她这一点。”
秋蘅颔首应了,道:“多谢嬷嬷告知。”
是说忠勇侯府紧赶慢赶,终是在腊月十五这日,泱泱派了好大一行人来,将秋蘅接回了忠勇侯府。
相较于路家想暗中换回压下此事,谢府可谓生怕旁人不知,早早便将消息扬了出去。
一时间,满个都城人尽皆知,那绣活出众的蘅娘子,原是谢侯多年流落在外的沧海遗珠。
有人叹那秋蘅命好,也有人叹谢侯如此年岁竟还有个妙龄幼女,此等言行之下,自也是将当年兰夫人四十有孕一事一并提来说了。
谢家派来接秋蘅的车驾也是整个侯府里头最好的一驾,金漆描边不说,车驾之上尽是宝石美玉为饰,在冬日辉光之下熠熠生辉。
车驾行过四方雅舍之时,秋蘅不自觉便卷了帘朝上望去,三层那处的窗缝随即闭上,倒是叫窗棂上的红梅枝也一并滚落。
秋蘅放下帘子,只得轻叹一声,一时也不知心中是何等滋味。
谢侯亲自领了两房大开中门开迎,此等情形也着实是让两侧瞧热闹的人交谈不止。
一行人行至正堂之上,谢侯亲自引着她坐到自己身侧之位,道:“你嫡母近日身子不好,现下还在院中歇着,今日便不过来了。这是你嫡母所出的长子谢远,还有他的妻子,明芳县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