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租房生意(1 / 2)

加入书签

学子们拿出自己的公验文书给几位道士查看。

平时无论斋戒的香客,或者游历的旅人,借宿没这么多讲究。可是现在人多啊,又赶上秋闱高峰期,住宿市场供不应求。

属地周边来的人,有个府城内的亲朋好友,自然是再好不过。不仅不愁住所,还不必考虑一应饮食起居,算得上舒舒服服地来应试。

然而这只是少数人的幸运。

多的是没得去处的学生,就如金斗观的来客一般,找个佛寺道院待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优点甚多,其一为僻静。

里坊容不下多少小寺庙,大多在广阔郊外,远离喧嚣,正好适合温书。

二是便宜。

如果要经常出门的行人,编纂一本当代住宿指南,按价格高低排序,首当其冲的是正经的客舍驿站,然后是商旅常用的邸店会馆,再次到村口大爷家之类,排在最最末尾才是宗教场所。

淡季根本不需要花钱。人多时节,哪怕交上一点费用,或是添几分香油,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足投栈的十分之一。因其性价比超高,一跃成为许多读书人的首选。

元黎属实没想到,这还是个热门生意咧。

她仔细看过学子们的文书。

人脸身高等标志性描述都对得上,不是什么冒充来打劫的贼人。再草草一瞥众人名讳,挺好,俞任袁柳,没有姓宁的。

遭逢过乱七八糟的事件后,遇到秋闱,元黎免不了紧张。

说到底,她只是个老老实实开道观的啊!

最多再种点地,养点小妖怪罢了。

元黎象征性收了几个铜板,带着他们去客堂。客堂两间,正好供四人居住。

她给租客介绍前两天新换的太阳能灯。

这灯没有吸顶装置,元黎思考良久,最终把墙壁凿出几方砖块大小的空间,像挂钟一样把灯嵌了进去。

它原本就是扁扁的饼状,嵌进墙面,越发像一轮月亮。

惹得阿誉兴奋好几晚,成宿不睡觉,引来自家兄姐的混合双打。

租客们也注意到了,那位头发花白的年长学子,不禁伸手去够灯面。他体形高,一碰便摸到了,搓了搓手,是一种冰凉平滑的触感。

“抱歉,”他有点难为情,又有几分好奇,“学生虚长几岁,却不曾见过,不知这圆盘是何物?”

元黎回答:“这是一盏灯。”

学子纳罕,“那灯油在何处?”

他随即目光逡巡一圈,房内确实没有烛台,也没有油灯,这丝纳罕便更深了些,“要如何点燃它?”

元黎在墙壁上摸索了一会,扯出一根细细的绳索,“看见这根绳子了吗?”

租客们小鸡啄米般点头。

“等天黑了就拉绳,”元黎轻轻一拉,太阳能灯在白天发出不甚耀眼的荧光,“它就亮了。”

不等对方回过神,她指着垂落的开关绳,先叮嘱道,“最好轻轻拉,切记太用力。”

租客们都正色起来,揣度着灯盏珍贵,等着下文。

元黎想起阿白反复拉绳,最后灯没掉,倒是把墙壁扯开一个洞的惨痛经历。

“这面墙灰土糊的,极不牢固,裂开了还得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