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狼的传说(1 / 2)

加入书签

“道长今岁的佩囊多了好几种呢?”一个带孩子的妇人在金斗观的摊位前挑拣着香包。

元黎站在树下,听客人说起去年的事情,不免感到受宠若惊。

“是,今年我们多了几位居士,自家手制的样式。”

小倩颇为害羞地颔首,为妇人挑起搭配衣饰的花色。

与妇人熟悉的街坊接踵而至,其中也有在摊子上买过香包的人,招呼着大伙儿一同来瞧瞧。

几个客人就在摊前闲聊起来。

“这条街上就这么几家正经宫观,认准招子,可别跑错庙门。”说话者用手指指八卦幡,俨然将金斗观当成此处的百年老字号。

“我上巳踏青时,还想着来看看,可惜道长不在,倒叫一个别的和尚占了位置。”这是运气不好埋怨的。

元黎与小倩相视一眼,她俩为了求近,就在自家山脚随意摆了半日,结果还遇到了女扮男装的画皮。

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拿出来讲了,元黎仗着自己一张和气圆脸,露出一个憨笑。

果然客人不再抱怨,反倒替她打算起来,“道长要多来啊,听说你们道观在山上,平日香油钱怎么够?”

最初带孩子的妇人选好了香包,道,“坊里医馆有人说过,金斗观的道场香火旺盛得很,用不着瞎操心。”

街坊嘻嘻哈哈,评价起医馆的药包,“我郎君学过医理,他说了,这就跟去年一模一样。”

一客人辩驳,“那是药方,哪能年年改动的?”

“过节应个景,驱虫祛湿而已,怎么就是正经方子了,茶铺里还有几种药汤饮子呢。”

客人们打着嘴仗,不忘捧一捧摊主,“我就喜欢道观的佩囊,又新又喜庆!”

元黎倒是想起一件事来,心头疑惑,忍不住向城南的街坊们问道,“您坊里医馆的邝药师近来如何?”

客人们齐齐摇头。

前头批评药包的人也是纳罕,“我还去医馆里问呢,年年都是邝药师领着药僮配制,近日好像他不在,说是只能按旧方配了。”

元黎颇觉奇怪。

邝药师看起来不像是信口胡诌之人,她不图他那点子药材,但商城又开出了新香包,还想着给他留一份。

偏偏邝药师几日都没联络不说,今天来了一个时辰,也不见他的人影。

元黎还想多问两句,妙觉寺圆真来了。

他仍旧带着那个钵,此外还多出了一些麻绳钩索等家伙什。元黎一眼认出来,那是他上回就用过的抓捕动物的工具。

“咦,上次就是这个和尚。”有客人告状。

圆真有些尴尬,摸摸自己的光头,元黎笑了笑,“我俩认识,他是个正经和尚。”

将客人劝走,圆真在树墩旁坐下。

他劳动半天,着实不想再躬身化缘了,遂决定在庙市上摆烂。

元黎给他递了碗茶。圆真接过,道,“昨夜里接了个紧急差事,天一亮我就出发了。”

妙觉寺里的和尚,方丈和知客僧都有了年纪,就他一个青壮,剩余都是十岁出头的小弟子。

属实是一根独苗。

因此寺内分工十分明确,论经讲法,方丈知客僧上,接了其余的活儿,便是圆真去执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