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找事(2 / 2)

加入书签

“就在那棵大榆树后面。你绕过它,走三步,就能看到我家了。”

……

湖边的树林漆黑,风声吹拂树叶,声音沙沙。

哪里看得清它们是榕树或榆树。

池兰倚将思绪连同关上的窗户一起收回。

乔泽。

让池兰倚始终对乔泽耿耿于怀的,已然不是年少时的深厚情谊。

而是乔泽的不告而别。

乔泽一家早已出国,只剩下乔泽一个人和管家还在国内。乔泽曾告诉池兰倚,他不喜欢国外的生活。

可十八岁那年,盛夏蝉鸣,池兰倚抱着素描册跑过大榆树,来到那座熟悉的黄房子,却只看见落了灰的锁。

透过窗户,是人去楼空的室内。就连客厅里乔泽常弹的钢琴也不见了。

乔泽骤然消失,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池兰倚呆呆地站在门外,没有注意到自己怀中的画册滑落。

砸到满是灰尘的石子路上。

在那之后,有过几个同学询问池兰倚,想知道乔泽去了哪里。

面对一条条信息,池兰倚只能沉默,然后回答。

“我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呢?你不是乔泽最好的朋友吗。难道是他出了什么事,你不想说。”

……

池兰倚没办法回答这些话,因为他是真的不知道。

他在黄房子空着的日日夜夜里,曾无数次地感到担心,乃至于自责。

他往榆树后的那家去过很多次,那扇曾让他能自由进出的门扉上,始终挂着锁。

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乔泽遭遇了什么意外。他努力回忆乔泽离开前的所有细节,结论是,毫无预兆。

所有的百思不得其解凝固在于新闻里,看见乔泽于国际钢琴大赛上获得银奖的那天。

那一天他表现得很平静。他将那张报纸放在了画室的废纸兜里,用铅笔一遍遍地完善自己的设计。

画室通宵达旦,灯亮直至第二天天明。

一个月后,他将自己的设计寄出。三个月后,他成为了最年轻的设计大奖获奖者。

金奖。

池兰倚的一名长辈曾说过,池兰倚看起来内向害羞,却性格固执,一旦遭遇隐瞒或背叛,绝不会回头。

无论是对谁。

少年时的事总是让人耿耿于怀。即使已经得过胜于对方的奖,即使已经过去六年,池兰倚仍然将那“不告而别”视为一种羞辱或背叛。

池兰倚不愿意、也没可能再主动去问他不告而别的理由。

但……

池兰倚抓紧了栏杆。

乔泽,真的要回国么?

阳台上的风有些冷了。

这个世界忽然安静得吓人……他站在不属于他的露台上,身边空落落的。楼下倒是喧哗,但没有一句话属于他。

“不知道高嵘这时候在干什么。”池兰倚想。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机。

手机屏幕一片漆黑,没有任何人给他发出新的信息。

没有高嵘,也没有巫樾等人的消息。

他又一次打开信箱,看向飘在顶部的,那条神秘短信。

他面无表情,一条条地从头翻到尾,忽然冷笑了一声。不知是在嘲讽它,还是嘲讽自己竟然无聊到开始看这个。

池兰倚彻底恼了。

高嵘知道自己不喜欢这种场合,就不应该把自己带到这里来。

高嵘既然把他带过来,就应该对他负责。

楼下正对的阳台里有了声音。一对情侣偷偷跑到那里亲热,嘴唇间发出很大的水声。

池兰倚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

池兰倚觉得自己没必要去想高嵘这时候在干什么了。答案还不够明显吗?高嵘一定是在和那些人谈生意。高嵘会站在晶莹剔透的水晶吊灯下,穿着一尘不染的棕色西装,端着一杯酒,或者在某个真皮沙发上抽着一只雪茄。他会熟练地和他们把一个话头从一头抛到另一头,像推台球那样,然后推上好几个小时。

与此同时,池兰倚会像个无聊的游魂一样,在二楼晃来晃去。而且高嵘会对他无聊了一整个宴会、没和(没能和)任何人聊天这件事心知肚明。

??就像高嵘今天赶到古董行时,对池兰倚根本不知道怎么买东西这件事心知肚明一样。除此之外,哪怕不需要付款,池兰倚也甚至不知道家里的完整寄送地址。

他转身在房间里找了找,拿起一只花瓶,又走到阳台上。

不暴躁、也不激烈,只是往一楼阳台的角落轻轻一推,听见瓷片落地的巨响。

然后他会带着平静好似没有什么事情发生的表情回到走廊上,背着手,融入人群中,看高嵘是怎么找人去收拾它留下的烂摊子的。在那之后,高嵘或许会上楼看看,到底是谁把花瓶从二楼扔下来的。

当然,高嵘找不到任何嫌疑人,也找不到任何证据。

池兰倚就要站在他背后,看他找来找去。

在池兰倚把花瓶推下去的前一刻,一个陌生人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这只花瓶不算漂亮,但也挺昂贵的。就这么把它丢下去,不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