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3镜中鬼影二(1 / 2)

加入书签

虽说是要帮三皇子查案,但自那日赏恩会后,三皇子却像石沉大海一般,没了动静。虽说这人踪影全无,却不妨碍他成为京城各大酒楼茶馆的谈资。

有人说他被这亲事黄了后,转头就相中了归雁楼的新头牌姑娘,日日流连忘返;也有人说他为了挽回颜面,亲自护送曾经的准老丈人孟丞相一家回乡。众说纷纭,传得热闹非凡,却唯独没见他对查案有半点上心。

李长曳对此倒也乐得清净,甚至可以说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她本就不喜欢掺和这些多余的麻烦事,更何况,万年县的事务早已让她分身乏术。

万年县虽说只是京城下辖的一个小小县城,但却成了京郊各县疑难杂案的集中地。凡是其他县衙破不了的奇案异案,都会被一股脑儿地推到这里。尤其是这段日子,京郊接连发生了好几起重大案件,文书一封接一封地送到县衙,几乎堆满了案房。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李长曳已经穿戴整齐,笔挺的官服将她衬得格外利落。她正准备动身前往京郊的县衙拜访,为查一件轰动整个京郊的大案做准备。

就在这时,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缓缓驶入万年县县衙。

马车停稳后,不见什么人下车,倒是车夫规规矩矩地递上了一封信。

李长曳接过信,看到信封上龙飞凤舞的字,眉头微微一挑。

过了不一会儿,她便拉着刚从家中赶过来的阿月坐上了这辆马车,离开了县衙。

马车内,阿月捧着一包从厨房顺来的点心,一边啃着点心,一边咬着词句不清地问道:“你说什么?那徐暮竟然是三皇子?”

李长曳这些日子也并非刻意隐瞒,只是这件事实在太过复杂,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她琢磨着,三皇子为何不找刑部或其他地方的探案能手,反而绕了个大圈子来找她这个万年县的小典史。八成,这案子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否则,他堂堂三皇子,怎会如此小材大用?

阿月自然也不是傻子,早已想到了这一层。她急忙收拾起桌上没吃完的点心,压低声音问:“头儿,要不要我们跑啊?”

“跑?”李长曳挑了挑眉,先不答话,目光扫了一圈车内。马车内饰朴素至极,倒是与三皇子平日那纨绔的奢华风格有些不搭。她接着往窗外瞄了一眼。只见那车夫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执着鞭子,虽说看似普通,但驾车的姿势稳得出奇。这人,身手绝对不会差。

李长曳若有所思地收回视线,淡淡说道:“跑倒是跑不了了。”

阿月的脸瞬间垮了下来:“所以,这到底怎么回事?”

李长曳摇摇头,正要开口,马车忽然一转,驶入了一条安静的巷子。巷子两旁高墙林立,连人影都不见一个。

李长曳看着巷子深处隐隐露出的屋檐,压低声音说道:“别慌,看看再说。”

马车终于停在了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前,车夫下了车,掀开车帘。李长曳和阿月对视一眼,纷纷下车。

那车夫推开院门,示意她们跟上。

这院内倒是别有洞天。外头看着灰扑扑、破败不堪,可内里却是精致得很。假山池水、奇花异草,样样齐全。李长曳倒还好,阿月却是看花了眼。

车夫没有再多话,转身退下。院中走来一位女子迎接。那女子眉目如画,倒是有几分异族的面孔,模样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她语气温婉:“二位,请随我来。”

那侍女带着她们左拐右拐,穿过了几重庭院,阿月本就有些分不清方向,这会儿只觉得绕得头晕眼花,忍不住嘀咕道:“这要是追个贼,还不得迷路。”

不多时,侍女停在一间精致的小屋前,朝她们微微一福:“二位请稍候。”随后上前轻叩了几下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从里面走出另一名侍女,穿着一身鹅黄色襦裙,模样虽不及先前的惊艳,却也端庄得体。看起来倒是有几分宫中的气势。

她对着李长曳和阿月,微微一笑,躬身行礼:“可是李典史和阿月捕快?叫我春云就好,我家主人让我在此等候多时了。”

李长曳脱口而出:“三殿下不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