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气场强大(1 / 2)

加入书签

第八章-蹬鼻子上脸

穆兰这一晚上睡得并不好。

昨晚她就发现屋内的水缸是满的,猜到应该是老乡们为了欢迎他们这些知青的到来特意打的水。

但是并没有热水,空有印着新疆建设兵团字样的两个暖水壶。

她环视一圈发现也没有什么能用来烧热水的东西,终于说服自己喝了几大口不知道到底干不干净的凉水。

倒是祝余神色自然地也就着瓢喝了好几口。

半夜上厕所则是另一种考验。

穆兰打着手电筒不到一分钟就折返了回来,语气可怜巴巴地说着:“祝余,你陪陪我吧,我怕黑。”

祝余一听二话不说就从自己的单板床上掀开被子起了身,也从桌上拿起分给自己的那支手电筒:“嗯,正好我也想上个厕所。”

顺着这一排知青房走到头,再往外走五十米就是简易的旱厕。

穆兰看了一眼就发出了惊叫:“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她上不惯。

说实话,祝余也上不惯。

但她还是硬着头皮忍着恶心蹲了下去,招呼道:“额,就这条件,咱、咱将就点吧。”

穆兰见祝余已经蹲了下去,也只得捏着鼻子蹲了下去。

最后她苦笑一声:“还好就咱俩两个女同志,男厕所那边肯定更恶心。”

祝余无语凝噎。

嗯,这个穆兰,是会苦中作乐的,有一种淡淡的乐观,但不多。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听到了村里的喇叭声传来起床的号角。

知青住的这一列房子离村庄并不远,也就一百多米的路程,所以仍能清晰地听到起床号角。

穆兰就这样顶着两个黑眼圈站了起来,从行囊里拿出团营里给发的劳作服。

祝余已经换好衣服戴上了帽子,短短的发梢在帽子边沿下齐齐整整,看着十分干练。

他们这些知青采取“安置到户”原则,全村六七十户人家,除了家里老人小孩负担特别重的家庭,其他家庭都一家接待一个,解决知青们的吃饭问题。

昨晚已经去认过了门,祝余率先拎着暖水瓶去了热依拉家。

热依拉是这户人家的小女儿,今年才9岁,热依拉妈妈生热依拉的时候是在村里,听村长的意思是那个时候条件艰苦,出了意外,母女平安已经是很不可思议了,所以热依拉妈妈便也再也没有要第二个小孩。

“热依拉~”祝余笑眯眯地摸了一把给自己开门的小女孩的脸蛋,“早上好呀。”

热依拉还不会说汉话,只是望着这个漂亮的汉人姐姐腼腆地笑。

她们一家四口都不会说汉语,祝余拿起暖水瓶比划着:“咕噜咕噜的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