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5章(2 / 2)
如果那段历史和记载的有出入,那将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发现。能被推翻的历史有几个,而能被反复印证的历史又有几段呢?
不,不是萧南安。
是萧初北。
可他无从反驳。
因为??
“儿臣别无所求,唯有一愿,求父皇赐儿臣封号为南。”
她战死在边关,他活着回到了皇都,除了精心保存她的画作,他唯一所求便是用她的名冠他的封号。
也是那年,满朝文武因萧初北执意称王闹得不可开交。
朝堂初定,他便急不可耐的称王,其心可诛。
可居于堂首的萧清河心知肚明,他是为了萧南音才冒天下之大不韪。
后,他被封为南安王,意为镇守南疆之安。遂,他便被驱逐于皇都,南下于封地。
因此,他成了世人眼中不忠不孝之王。
因为南安王这个封号,久而久之,他便成了世人口中的萧南安。
“南安王?”程以霜对这个历史人物自然没太多的印象,毕竟史册对他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只是这个安字让她有些困惑,“为什么他不用避讳明阳帝的名字?”
仍记得,现在的晋城原名为建安城,是为了避讳明阳帝而改名。为何南安王没有避讳君主名字?确实有待深思。
“有传言,他不满明贞帝传位,也想称帝,所以以战功要挟上书明阳帝,保留他南安王的封号。”
对于郭慧的解释,程以霜却不以为然:“倘若他真的战功显赫,民心所向,又何必与帝王针锋对麦芒,让帝王对他心生忌惮?”
她总觉得,南安王之所以能保留“南安”这个封号和昭阳郡主有关,如果萧南音所有画作上的兄长指的是南安王的话。
面对程以霜的反问,郭慧笑看宁初北:“宁教授怎么看?”
“史册虽然对南安王的记载寥寥几句,却也道出其战功显赫,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皆道,朝堂初定,他便以战功要挟明贞帝讨要封号称王,成为了史上不忠不孝之人。倘若萧南音画作上的兄长是指南安王殿下,是否说明边塞一役,昭阳郡主是为他而战?若萧南音为他而战,他便是继承大统的君主,又何须去做那个不忠不孝之人呢?”
萧南音是史上不可多得的巾帼英雄,当初边塞一役,她扬称为帝王而战,战死之前,曾留下血书,称其兄为君,望其平定天下,造就太平盛世。
也是这封血书,成了萧家讨伐魏太后的导火线,平乱边塞,萧家军直驱进皇都,灭魏太后,囚魏家人。
史书记载,萧家八子一女,萧清河最疼爱的便是幺女萧南音,不仅为她抗婚旨,战边塞,还为了她血书寥寥几句心愿,便立建安王殿下为太子。
倘若萧南音血书上所指的兄长不是建安王,而是南安王,那这个不忠不孝之人便是这位开创北萧太平盛世的明阳帝了。
宁初北并没有正面回答郭慧的问题,而是抛出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切入点,让大家自行发挥想象,去探究那段历史。
不得不说的是,郭慧确实对他这样的视角表示高度的认可。他想要拍的《昭阳郡主》就应该如此,身临其境,仿若从那段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