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五回高湛下(2 / 2)
“什么逢佛杀佛!那晁不疑忘了最后两句‘不与物拘,透脱自在’。你根本就没想明白,临济法师所谓‘杀’,是指放下,以自我修行而破除执念!怎么到你这里成了高举佛刀,杀个不停?!
“你不懂,我便告诉你!所谓‘即心是佛,无心是道’。意思是,人人自心就有佛性,不向身外求。我只认自己所见、所闻、所信。我之所见,便是今日只见大虫,不见牡丹。我之所闻,便是你胡言乱语,不知何意。我之所信,便是??你高湛不是会杀人之人!
杜月恒高声喊道:“今日,我便是佛!我便是你的道!”
说罢,举起右手,直朝高湛眉间劈去。
舒慈被杜月恒这一出吓了一跳,赶忙要去扶,却被拦下,杜月恒道:
“这便是,当头棒喝!”
“……”(注)
高湛脑袋结结实实挨了一掌,一时间,头晕目眩,捂着额头,眯着眼睛,眼泪流个不停。
缓了好一会,他眼睛睁大,那空洞的瞳孔中恢复一丝神采,复而黯淡下来,痴傻又茫然地问道:“杜兄,你怎么在这?这位姑娘又是谁?”
杜月恒见他油盐不进,又是生出来几分急智,哄骗高湛道:“你刚刚不是要报官吗?我把人给你找来了,这位姑娘便是大理寺司务!”
他朝舒慈使了使眼色,舒慈配合地亮出文牒,装模做样地学着长官的样子,岔开腿一坐,一拍桌子,高声喊道:
“大理寺接到报案,中书令府高湛,可在!”
高湛立刻从床上连滚带爬地跪下来,“我在!我在!”
舒慈见这招有奇效,便提起一口气,严厉地审问道:“堂下高湛,所杀何人?还不快将案件情况,从头到尾,从实招来!”
高湛伏在地上,呜呜呜地痛哭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述起来。
***
一年前,高湛在拂花楼认识了牡丹。
牡丹生得美丽动人,文采斐然,在整个长安都是数一数二的名伎。两人很快便互生情愫,爱得难舍难分。
半年以前,牡丹突然提出要高湛带她离开。
原来,牡丹的父亲是倭国派遣来的一位留学僧。十八年前,他来到了长安,爱上了牡丹的母亲,二人情投意合,便有了牡丹。
可惜,倭国的留学僧,在大唐学习十年后,必须返回倭国,若滞留在大唐,其国内的亲属家眷就会受到惩处。牡丹八岁时,她父亲的留学时限已到,便丢下了牡丹和她的母亲,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回倭国的大船。
牡丹的母亲悲痛之中,患了病,没过几年也去世了。她成了孤儿,被送去了教坊司。
直到近日,有一位倭国来的客人竟带回了她父亲的消息。
原来那留学僧回国后,颇受倭国天子的重用,在朝中任了高官,一直在找自己遗在大唐的女儿,想要将她接回倭国。
可是,牡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高湛,并不愿意随那人回倭国,于是便请求高湛带她离开。
高湛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恩客,他笃记与牡丹的约定??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嘴里说着愿为牡丹付出一切。在家中,高湛也不受父亲重用,本就无心朝野,胸无大志。于是,他便应下了她的请求。
二人约定,三月二十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