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67章(2 / 2)
沈秀莲过来了:“爱华,你在家吗?”
姜爱华忙道:“在的,秀伯母,这么早?”
沈秀莲脸上有淡淡的喜色:“小燕昨天生了,生了个儿子,上次我叫你留两百个鸡蛋,我现在要拿回去煮红鸡蛋了。”
郑老板包了一辆小货车,每个月四次过来收鸡蛋,每次收走近三百斤,如果她没有提前让她留,还真没有。
姜爱华道:“生了呀,真是恭喜了,鸡蛋就在我房间里,我去拿~”
沈秀莲道:“唉,你那个是印好字了的,就不要动了,我跟你去鸡窝里捡吧。”鸡窝里捡的是刚生的,更新鲜热呼。
姜爱华就拿了个篮子带着沈秀莲去了养鸡场。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块荒地已经大变样了,左侧一口大池塘,池塘边上的果树长得郁郁葱葱,右边是一连排竹编的鸡舍,鸡舍后面新移植了好几从竹子还有一排的苦楝树,新移来的树已经抽出了枝条,到盛夏的时候可以给鸡遮阴,母鸡成群结队地在空地里觅食玩耍,小斜坡上新种下的玉米已经及腰高,长得翠翠绿绿的,形势一片大好。
谁能想到这块地一年前还是长满了杂草送都没人要的荒地呢,被姜爱华这么一开花,整个欣欣向荣的,村里人悄悄地称呼这是姜成才家的聚宝盆。
村子里有人去县城,看到了印着回味字样的鸡蛋在粮油行里竟然卖三块多一斤,回来就把这事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眼红的人可不少,有不少人开始过来跟姜爱华打听消息,问鸡要怎么养。
姜爱华好笑:“说到养鸡的经验,我可不敢在各位叔婶面前卖弄,大家是几十年的庄稼老把式,哪家的鸡养得不好了?我是怎么养鸡的大家伙眼里也应该有数,你们看我家的地都种上了玉米土豆红薯就知道了,我的鸡喂的是这几样杂粮,没有掺多少饲料进去,所以鸡蛋的品质才好,你们如果想家里的鸡生出红心的鸡蛋,那也得跟我一样喂才行。”
稻子不种了全种上玉米,然后拿玉米喂鸡?这话回去跟家里人一商量,家里的老人们立刻就不同意了,鸡就是鸡,怎么能跟人吃得一样好呢?不种稻子了,那田税要怎么交?养鸡从小鸡崽到可以生蛋,这得要三四个月的时间,都够长一季稻子了,而且这鸡是冷也不生蛋,热也不生蛋的,但它不生蛋了你也不能不喂了,粮食哐哐地出去却不见收益,那到底是亏还是赚就不好说了,尤其是这鸡蛋的收购价格只有一块多,可不是三块多,三块多是人家老板的零售价……
一家人坐下来合计合计,发现这养鸡的成本可真不低啊,要租地要种粮还要搭棚子,要买鸡苗要精心喂养,这前期投入的成本最少也要两三千块钱,不说农村人家很难一口气拿出两三千块钱,就算拿出来了,回本也要一两年,这还得是顺顺利利不出事故的……
这样一合计,发现这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很多舍不得田地的人就歇了心思。
但还有一些人动起了别的脑子:“爱华,我家也有鸡蛋,但不多,可能一个月能攒个二三十斤吧,到时跟着你的鸡蛋一起卖吧,反正是搭个添头的。”
另外的人也忙道:“对对对,反正也是老板过来收购的,你就说是你家的,一起收走就好。”
但姜爱华怎么可能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