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6第76章(1 / 2)

加入书签

姜爱华并没有把杨雪如的话放在心里,骆川样貌出众又有赚钱的本事,身边有女人盯着不放是很正常的,而且杨雪如的手段并不高明,一看就知道是在骗她的,她只是担心他遇到麻烦了。

这个年代的珠三角就像是一只金蟾蜍,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滚滚流动的资金,吸引了无数胆大之人前赴后继地下海经商,懂得抓住机遇的人很快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但繁荣兴盛是表象,暗底里却不知掩盖了多少见不得人、违法乱纪的肮脏勾当,各种地头蛇为了抢生意、抢地盘,烧杀打砸肆无忌惮,港片里能拍出来的古惑仔还是往轻了演,实际情况往往比电影还要夸张还要严重。

一条12块钱的牛仔裤,从东莞的服装厂批发出来,运到中原地区,转手就能卖20块,越往北走,可能能卖到23、25块,翻倍的利润让小商贩们红了眼睛。按理说挤绿皮火车是最安全的,有铁路公安也有乘警在,不用担心货没了,但人只有两只手,两只手注定拿不动太多的货,为了多拉一点货,不知道有多少人与人合资包下货车从南往北运货,南下的空车是无人问津的,但北上的货车在半路上遇到打劫的实属稀松平常。

姜爱华还记得当时有一桩轰动全国的案件,一个服装厂的老板这边刚把货出给客人,没等客人的车走出几百公里又把货劫了回来,原封不动地送回仓库,再卖给下一家的客人,同一批货卖了三四遍,最后东窗事发,震惊全国。

在这个到处都没有监控的年代,下海做生意的盈亏不最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是富贵就在眼前,就看你有没有命享。若真惹人不顺眼了又没个靠山,这碗饭还真不好吃。

骆川在宁安县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商贩,姜爱华觉得他到南边去发展也不会主动放弃自己这一项优势,南货北卖的确是这个年代的小商贩最赚钱的买卖了,她下意识地觉得他可能是遇到麻烦了,所以他不敢给她留下联系方式,也不肯说他的近况,就连住宿也是短租……

她叹了口气,希望是自己想太多吧,否则骆川真出了什么问题,她什么忙都帮不上……

转眼就到了六月底,姜丽华中考的日子。

姜成才夫妻已经在月中的时候辞职回家了,姜成才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服王老板把工作让给了罗家荣夫妻,为此他还特地多留了一星期的时间教会他们夫妻平时要怎么喂鸡、怎么修鸡舍跟捡鸡蛋、铲屎,事无巨细,交待得清清楚楚,等王老板点头了才带着罗家珍回家了。

罗家荣跟郑小芹如愿以偿顶了姐姐姐夫的工作,兴高采烈地去上班了,结果去了不到一星期就找到姜成才,想把他家的摩托车借走:“你们在家有自行车用就可以了,我跟小芹现在每天来回的话太远了……”

别说是姜成才,就是罗家珍也生气了:“我没买摩托车的时候骑自行车就骑了一年多,把工作让给你了你还嫌远?你知不知道这工作多少人抢着要干?嫌远你们就住在果园里不要回家啊!”

都不用姜爱华出马就把他们两口子赶走了。

姜爱华有点惊讶地看着罗家珍,有进步啊,都懂得怼罗家荣了~

罗家珍是不舍得把自家的摩托车借给弟弟用的,这车买下来加上上牌的费用可足足花了快一万一,借给罗家荣用跟送给他们有什么区别?她现在坐惯了摩托车,去梨花镇赶集八公里的路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有事要忙的话,一个小时之内就能跑个来回,她怎么可能再委屈自己骑自行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