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2 / 2)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响了。她不得不退出摊位,将行李和桶一并挪到路边,接起电话。
在听到林逾声音的瞬间,心头被陆野两个字激起的热浪开始慢慢变凉。
母女两已经冷战了一年多,要不然,她也不会一个人来办理入学。
林逾攥着女儿留在鞋柜上的银行卡,脸色不怎么好。
“你是不是忘记带卡了?”
“不用了妈,我这儿有钱。”
女儿的语气没有丝毫冒犯,一如既往的礼貌里,透着林逾接受不了的疏离。
林逾是大学的文学系教授,所在院校全国排名第一。
当年离婚后,她一个女人独自抚养孩子,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反而一路攀登到事业顶峰,这十几年来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好在林栖自小懂事听话,成绩优异,从不给任何人添麻烦。
林逾甚至纳闷过,传闻中的叛逆期,怎么始终也没有降临到女儿身上?
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换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不要太值得。
她们家挂满了奖状,女儿学习和生活都不用母亲过多操心,就是性格有些腼腆,甚至于软弱。
但这不要紧,以林栖的成绩,考入自己大学的文学系,不在话下。
她可以走和自己一样的学术道路,一辈子在象牙塔任职,这条路不需要太多的外向和会来事,况且还有自己这个教授撑腰。
林逾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平淡顺遂地过下去,直到懂事了十八年的女儿忽然鬼打墙似地说,她要去艺考。
……
林逾从门廊踱步到琴房,看到钢琴,她努力地回想着女儿练琴的样子,记忆却很模糊。
只有陈旧掉漆的琴键沉默地昭示着练琴的不易。
女儿美得像一支剔透淡雅的水仙,她弹琴的样子应该更美吧。
只可惜每一次练琴,都像空气一样,被林逾忽视了。
与其说忽视,不如说,因为会想起那个男人而刻意视而不见。
她们家的钢琴是陈柏生离开家时留下的。
他为了个年轻女人两袖清风地走了,连吃饭的家伙也不要。
要不是看在那是两岁女儿最钟爱的“玩具”,林逾早将琴处理了。
林栖学琴跟学习一样,根本不需要林逾监督,再大一些,甚至会自己找老师。
林逾信任地掏钱给她,而她事事妥当,爱好和文化课两不误。
看着在自己设定的道路上走得四平八稳的女儿,林逾欣慰又骄傲。
听说陈柏生二婚生的女儿成天惹是生非,不爱学习,非要进入演艺圈,林逾不止一次在林栖面前满怀不屑地提起,断言这孩子将来完了。
没想到一转眼,耳光竟打到自己脸上。
那一年,林栖说要报考维音的时候,林逾觉得五雷轰顶,两边脸颊火辣辣得疼。
后来,林栖考上了维音,也从全世界的期待中脱了轨。
周围人对于音乐学院的狭隘理解,还停留在当歌手抑或是音乐老师的范畴。
那个但凡说话对象超过三个人,就会感到不自在的女孩,有一天要登上舞台唱歌?
没有人能理解,就算是林逾也不能。
就在给女儿拨去电话之前,她刚赶走了带着指责的语气前来表达担忧的陈柏生。
在市交响乐团当过钢琴手的陈柏生,以圈内人的姿态高谈阔论了八分钟,最后抛下结论,以林栖的性格,不可能在这个圈子里混出名堂。
林逾觉得前夫还是太不了解女儿了,以林栖的性格,根本就进不了这个圈子。
但她还是不留情面地奚落了对方一顿,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