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 太子府邸(2 / 2)
拉面揉地劲道十足,拉扯拽摔,滚上一层面粉,根根分离,滚开的热水锅中过一遍,面色微黄后捞出沥干,掐好时间,一旦传膳,淋上高汤和麻油,几滴香醋调味,碧绿的葱段撒在上面,端到饭厅时刚好入口。
再掏出青瓷小碟,一碟是油闷的脆笋,一碟是开水锅里捞出来加上秘制调料的莴笋丝,还有一份甜脆萝卜块,可甜可咸可爽口。
李厨子蹲在灶台前使劲挠着蹭亮的脑门,这些日常太子爷偶尔会吃半碗,偶尔直接撤下来,万一今日又不合口味的话,又该如何是好?
正愁眉不展之际,一个小丫鬟推门进来了。“虾丸和鱼,今日吃。”
李厨子是专门给太子爷做饭的,旁的谁来了也不必理会。是以他摆摆手,“去后头的灶房,我正烦着呢。”
小丫鬟站着没动,李厨子不耐烦地一抬眼,瞥见后头大步而来的管家。忙搓着手站起来赔笑,“杜总管您来了?有什么吩咐?”
杜总管忙的不可开交,几乎马不停蹄,指着小丫鬟道:“抓紧按红雨吩咐的做。”
李厨子连连点头,“好嘞,好嘞。”
小丫鬟不说二遍,扭头跟着出去了。李厨子撵了几步,急得一头汗,“什么鱼?什么虾?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是府上备宴还是太子爷自己吃?可有什么忌口的?”
一连串的问下来,小丫鬟哪里知道。涨红了脸提着裤子角跑得飞快,李厨子不能随便出伙房的院子,扒着门框伸头道:“哎呦,什么都没有可叫我怎么办呐!要了小的狗命了!”
再怎么急也无法,李厨子回到灶房愁得直撞墙。心灰意冷想着随意做点儿吧,这时传进来一张条子。打下手的小伙计颠儿颠儿跑进来递过去,“李师傅,刚后宅递过来的,说就按这上面的做。”
李厨子细细看了几遍,眉开眼笑兴奋不已,一拍大腿,乐道:“可巧了嘿,昨天刚送来的野生鲫鱼。去,把大铁锅烧热了。”
太子爷回来换了常服,净过手后便往书房走。管家来报,两位大人已在书房候着了。太子爷沉吟一下,道:“请去用膳。”
管家领命匆匆离去。
太子回来时吃了两块奶酪垫肚子,此时并不太饿。也担心自己过去两位大人吃不好,于是径自去了书房。
他有每日翻书的习惯,一个人静坐在案几前,日光从身后的窗棂里投射进来,光线照得他面貌纤毫毕现。清贵这个词好似为他而生,平和也是,没有手握大权的凌厉与跋扈,一眉一眼,都是心中有数的笃定从容。
约半个时辰后,白衣进来道:“殿下,两位大人已用好膳,在外等候多时了。”
“请。”
“是。”
王大人与周大人跪拜后落坐,周大人名讳周柏钏,乃兵部尚书。他家世清白,书香门第,哥哥周柏林战死沙场后他一怒之下弃笔从戎,早年从军在李将军麾下,从队正做起,不过十载,便因战功被破格提拔。后因其母思儿成疾一病不起,次年秋末撒手人寰,他回来奔丧后,再没能回归军队。
不回去也好,赶着帝位动乱之际,成为了保太子派的中坚力量,皇帝一上台便下了旨,命周柏钏为兵部郎中,从此平步青云。
许是有从军的经历,他周身都是杀伐斗气,横眉冷目是常态,不爱说话也是常态。方才在殿前阻拦的梁离是他一手带出的副将,深知他所思,历来在朝中是他的传声筒。由此可知,他也是反感皇帝此次的作为。
“殿下,边境骚乱不止,几个将军连名上书却没了下文,不晓得关节所在,又触到谁的利益了。”
王大人是邢部的,闻言笑道:“周大人有所不知,这上奏的本子啊,都先送到相府过一过,再呈给陛下的。”说着端起茶碗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