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寒风习习,涌入正堂正中,帷帽白纱被吹着翘起了边角。

温良玉蜷缩着手,指尖交叠着划过一阵尖锐的刺痛,胸口处妖丹窜动,牵连着心脏也在扭曲伸缩。

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她身上,似有若无地打量着。

她额间冒出了冷汗,半晌才柔声开口:“妾身方才从东宫回来,不慎被炭盆里溅出的火花烙伤了脸,不得已才戴了帷帽。侯爷不如再等我回去敷了药,明日再来好生向您请安。”

侯爷一顿,凌厉的眼神又沉了几分:“听说三郎牵涉进安亲王的案子,是你向太子求情,才让他安然回来的。”

“儿媳不敢领此功,太子明察秋毫,自然能看出三郎清白与否,儿媳至多算是依仗了已逝父亲的名声,才得了个阐述冤情的机会,实不敢居功。”

卫析忽而轻叹了声,笑意慢慢垂下道:“三郎自幼在圣贤学问上有造诣,于官场人心上就有些不足。当初我听闻三郎被抓入狱的时候,恨不得违逆皇命回京帮他。幸好有弟妹在,才让三郎安然无恙地逃过此劫。”

侯爷冷笑了声道:“他就是个分不清事的草包!脑袋塞的全是稻草!”

侯夫人神色有些僵硬,轻咳了声道:“侯爷,三郎不过是一步踏错,平日还是很机警的,这几年在朝中也愈发明理,是如今年纪最轻的三品官,哪有侯爷说的那般严重。”

“若不是我在朝中为他疏通,单凭他怎能升得如此快。”

……

两人有来有回,话不带刺却字字戳人,越说脸色越难看。

其余人都心照不宣地垂着脑袋,习惯地听着。

温良玉看了眼面中含笑的卫析,又淡淡收回视线,稍朝后退了一步。

这对夫妻家世相当,谁也不甘心低头认错,每每争起来,便是无休无止,尤其是如今将矛头指向卫了。

忽地,叶宛妙抬眸,轻声打断道:“父亲母亲,融郎此次已知悔改,绝不会再犯下此等大错。”

“夜色已晚,团哥还等着儿媳回去照看,还是早些将正事处理了。”

话音落下,两人这才回过神,别开脑袋,故做出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样,可双颊处都隐隐升起了怒意。

卫侯冷冷看她道:“我不知你用了什么手段冒充了过世的温良玉,竟能让三郎为你违逆父母,又蒙骗了太子。”

“如今混进卫府,到底意欲何为?还不快把帷帽摘下!”

她的语气仍清清淡淡的,像是荷叶上滚动的水滴般:“侯爷,我不过是一无家可归的弱女子,能有何居心?莫不过是想寻个好归宿罢了。”

“太子抬举温家才给我几分薄面,愿意让我出入东宫,说些无关紧要的闲言。我走了五年,只怕京中没多少能认出我了,这温家娘子的名声也不过是个虚名,可若能帮融郎和侯爷一二,才算是有几分用处。”

“侯爷又何必计较旁的,在意些旁枝末节?”

卫侯一怔,眼神定在她身上,慢慢地现出了旁的情绪。

这些年卫后在宫中越发猖獗,惹得圣上厌弃,连带着卫家都受到牵连,其所生的七皇子往后也不见得能越过太子,他为此愁苦不已,再三劝告卫后,她却一如既往,并未重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