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风起芦橘(2 / 2)

加入书签

仿佛是为这“历史性“的见面增添几分传说性质的意味,等到辰时都已过一半,众宾客快要昏昏欲睡时,老翁方才姗姗来迟。

在他出现的瞬间,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等着此地主人的指示。

不过,最先开口的却是温听云:“在下温听云,表字飞卿,见过老先生。老先生来的如此之迟,倒是叫我们好等。”语气中不含丝毫不耐,但字字都透露着别样的味道。

白发的老翁听似未听,自顾自介绍道:“今日之酒名曰‘小火炉’,取冬日之暖阳之意,可为诸位解解寒气。”说罢,宽袖一拂光可鉴人的桌面,眨眼间便多出了十几樽小酒杯,老翁一一为每个杯中都倒上了酒,再在每樽酒杯的底部用手指轻弹一下,被弹过的酒杯便像有了灵性一样,颤颤巍巍地飞向各自的主人。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发出一丝动静,直到酒杯在每个人的身前停下,人群才有了赞叹之声,像是冻结的时光如镜面般碎裂,连带着之前没人搭理温听云的尴尬都烟消云散。

听着人们的恭维之语,一字一句像是把自己奉为天人,老翁的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微笑。忽然,微笑凝固在脸上,在下一瞬间已完全寻不见那道弧度。人们却丝毫未曾察觉,仍然一片喜气洋洋。

老翁突然用力地敲了敲亭柱,发出沉闷的响声,人们才从惊喜之中清醒过来,齐齐转头望向酒馆的主人。老翁声音低沉:“今日便到此为止,某有些急事要处理,诸位请回,改日再来拜访,酒就当成区区的歉意了。”

说完便抬头盯着每一位宾客,仿佛再不离开的话,下一瞬那轻弹酒杯的手指就会出现在他们的眉心。人们被这有点阴翳的目光注视得有些受不了,将嘴边的牢骚吞回肚子里,拱拱手纷纷离去。

不消两分钟,厅堂里已经空无一人了,但老翁还是保持着刚才的动作:“温飞卿,需要在下送你一程吗?”话音未落,温听云便从门背后转出,拱手一拜,算是道过歉了:“前辈好眼力,晚辈告辞。”

待确认厅内再无他人,老翁一指按灭蜡烛,又一袖落下了窗梢,挥手拂开通往后院的珠帘,这才转身。

“梁上君子,怎么不下来一见?”老翁并没有惊慌,抬手袖中飞出一物,“咻“的一声穿透黑暗,屏风应声四分五裂。待烟尘散尽,才现出了一个年轻男子的身形,腰间挂着一把刀,一看就绝非凡品;相貌虽说算不上英俊,但眉宇间隐隐自有一番刚毅的神色。

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在其眉心前正悬浮着一根寸许长的银针,离皮肤只有不到半尺的距离。但那年轻男子仿佛看不见这番惊险的情形一般,瞥都不瞥一眼,径直朝老翁走来,脸上有着压不住的好笑神气:“不应该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才对嘛。而且,你这副面孔,我该叫你老师好呢?还是贾生呢?”

“少废话,你既然能找到这里,来干嘛?”老翁说的话虽然不客气,但身体却毫无防备之意。

年轻男子拨开银针,自来熟地端起酒杯,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看你倚老卖老不错,不过你说话的这副腔调着实有些磕碜。现在和我说话也要戴着这副面具了吗?”

老翁抬手揭开了脸上的伪装,那满是褶皱的面皮下,竟也是一位玉树临风的少年郎。去掉了伪装,人的精气神也大变了模样,现在大大咧咧坐在桌子上的,已经完完全全是一个公子哥了。

“顺眼了吧,对了,你手里那是小火炉,放外面能卖十两金,你得给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