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春水盈盈(1 / 2)

加入书签

宣告战败的诏书,在张贴的第一天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街头巷口、茶馆酒楼无不在谈论这件事情。尽管小皇帝的罪己诏将一切因果都归在自己身上,可是百姓们还是没办法马上接受这个结果。

在百姓的眼里,战况很清晰,相持、进攻、占领、围城,正是大捷的预兆,谁也没料到紧跟而来的居然是战败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愤,矛头直指大将军桓玄所在的桓家。

其他世家也乐得看见这个场面,暗地里开始瓜分桓家名下的产业。桓家的账房先生每天都皱着眉头给桓冲汇报,心惊肉跳地陈述着眼下内外交困的局面。已经有许多客栈酒楼当日的营业额为零了,更何况已经不是没钱赚的问题了,现在桓府的人在外行走都不敢说自己的身份,以防被愤怒的百姓们群起攻之。

桓冲仿佛是不顾这些事情一般,他的官位已经被罢免了,但他还是每日在大殿外长跪不起,侍卫赶也赶不走。最后往往得公公出来传皇上的口谕,才能让他离去。但第二天的早晨,人们还能在同一个地方看见他跪着的身影。

桓冲每日长跪请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平京,但很明显,百姓们并不买账。

“凭什么!就凭他在那里跪几个时辰就让我们既往不咎!凭什么!”

“就是,那我们上交的军役又怎么算?”

“那群吃空饷的家伙,不配当燕国人!”

如此的语句,不时在平京的上空响起,将本就沸腾的民愤搅的更加怨声载道。面对这样的情况,桓冲坚持着不发一言,好似要将这山一般的压力,抗在自己一个人的肩膀上。而就这桓府风雨飘摇之际,桓冲等到了曙光来临的信号。

与前一场出现一样,贾仪与陆机不声不响地出现在了后门。贾仪揉揉昨天晚上没睡醒的眼眶,语气却很轻松:“事情办妥了,桓家主明天就能看到成效。”

桓玄激动地搓手,心里想着感谢的话,嘴上却说不出来。贾仪把手放下,被陆机牵进手里,他悄悄借着余光地看了一眼陆机,对桓冲补充道:“为了使舆论的效果达到最好,还要辛苦家主这两天继续去宫门跪着。”

桓冲已经跪了好几天了,跪的都快麻木了,也不在意这一两天。他点点头,将贾仪看做是神明那般,说的话有如神谕,不得不遵从。

贾仪深深地看了一眼,眼前宛如抓到稻草的溺死之人,将波动的情绪深埋心底,无言地转身,又像春夏的微风一般,消失在桓府的庭院里。

在一边倒的舆论导向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尽管它们逐渐埋没于茫茫人潮之中。但据说消息的来源是皇宫内,所以在社会里还是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桓冲还是日复一日地出现在了大殿外,昨天下了雨,地上还有着积水,桓冲像是没看到一样,径直跪下,低头能从水潭中看见自己深邃的眼神。

今天公布了蜀国要与燕国通商的消息,燕王还没答应,但已经放出了风声,想测试一下平民百姓的接受程度。

这如果放在平时不过是一个形式上的过场,最终决定的权力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但是当一个名字出现次数太过频繁了以后,难免不引人遐想。

蜀国,一个与战争双方关系都不太大的名字,仅仅在战争早期出现过极短的一段时间,然后就仿佛作壁上观一样,收敛声势,将自己的存在感压到最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