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等待进入网审(2 / 2)

加入书签

“本店愿意给五分!”

……

沐华年的头更疼了,挥挥手,让管家好说好话地把人都请走。

奈何有的人不是挥挥手就能打发的。

“襄顿首。

学生闻,人生而有惑,惑不能解,遂问于师。古之君子……学生赵襄,长沙粗闲人也,半寄情于江海,幸遇先生……今特昭天地,执贽奉?,请立于门下。

辞曰:……”

下面是一长段的肉麻的称赞语,看得沐华年直皱眉头;但一瞅来头,赵襄,皇亲国戚,老赵王赵丰的第三个儿子,是当今天子的亲弟弟,受封长沙王。

沐华年想想,与其让贾仪继续在武昌兴风作浪,不如把他远远地丢到长沙。思及此处,沐华年顿感欣喜,便忙不迭地对着来使点了头。

于是,贾仪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拾收拾,丢上了前往长沙的马车。

唯一不高兴的人是陆机,他在发现贾仪不见了的第二天跑了。

沐华年气得眉头直翘,这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本事大,一天天的净在外面惹事,也不让大人省点心。

但想来想去,还是不忍心苛责孩子们,万千愁绪只好化作一声轻叹,消散在庭院中的枇杷树下。

长沙不比京城,贾仪也乐得没人管他,也不急着去赴那“长沙王太傅”的任,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快活。

青山如此妩媚,拂面的风都好似化成了绕指柔。眼前这小摊,远处那酒楼,酒楼下……

“陆机!”

贾仪险些从马车上跌下来,他揉了揉眼睛,又戳了戳陆机腰间的“良辰”软剑,半晌才反应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