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8杯弓蛇影(1 / 2)

加入书签

“死了?”

赵襄颤抖着丢掉了手里的信,人向后仰去,直到被椅背接住。

听说赵谦敬死讯的时候,他内心没什么波澜;刘氏失国的时候,他想的是去分一杯羹;但当燕国小皇帝死的时候,他再也不能安心看戏了。

三国鼎立的几位王,已经魂归九泉了,留下了一堆人不人、国不国的烂摊子,这不免让他有一种兔死狐悲的伤感。

而且,崔子季的野心,让他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他好像看见了他的老师,穿着华贵的衣袍,在群臣簇拥下涌到自己面前,脸上表情带着戏谑:

“若得定蜀之功,何不可受禅为王?”

赵襄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连灌下去三杯凉茶,才堪堪看清楚了眼前的景象。

眼睛什么人都没有。

“来人!”

赵襄大喊道,立马有小太监一颠一颠地跑过来。

“陛下,奴才在。”

赵襄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太监,半晌开口问道:

“贾仪在蜀地政绩怎么样?”

这话怎么说都不该问到一个太监头上,果然那小太监磕头如捣蒜。

“陛下,奴才不敢妄议朝廷重臣呐。”

“不敢?”赵襄呼出一口气,眼神愈发不善:“贾仪已经到了人们道路以目的地步了吗?”

“不是不是。”

小太监越磕越惶恐,看赵襄今日的脾气,想必是不能善了,心一横,梗着脖子回答:

“我听说大臣们都交口称赞,应当是做的很好吧。”

“交口称赞……”赵襄咂摸着滋味,心中贾仪和崔子季的形象,重合程度越来越高。

贾仪曾经传书一封,上言“天下未定”,他“何敢冒僭”。但若是天下平定了,他只需要轻飘飘的一句话,群臣就会立马山呼海啸地要自己退位。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赵襄不寒而栗。

他定了定思绪,脑海中心思急转,看着还在地上不住叩首的小太监。

“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叫岑皓。”

赵襄满意地点头:“当小黄门有点屈才了,正好朝中中常侍空缺,你就顶上吧。”

中常侍秩二千石,“手握王爵,口含天宪”,是他一辈子想象不到的富贵。

小太监晕晕乎乎,看着这个大饼砸在自己头上,一时间差点忘了叩首谢恩。

赵襄的笑容越发浓厚,他横躺在椅子上:“朕近日一直思索,那未央宫许久未修缮,许多地方已见陈迹。”

岑皓顿时领悟,笑容满面地回答:“陛下放心,奴才这就去办。”

户部尚书最近头有点疼,有个刚升任中常侍的太监,三天两头地来问他要钱,张嘴闭嘴就是“陛下要的”。

他写折子去问,但全部石沉大海,留中不发。

后来他回过神来了,那中常侍还真不是无的放矢,背后恐怕就是陛下的示意。

但户部没钱也是不争的事实,别说武昌之战伤筋动骨,出兵蜀地也花了不少,如今国库是真的囊中羞涩,拨不出来一分钱。

但皇帝那边气压一天比一天低,中常侍一天比一天催的急,户部尚书头都大了。

他去问了李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