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番外二小雨君的沐休(2 / 2)
现在一想,头脑聪明是一种天赋,身体强健更是老天的恩赐,何必要拘束于那些井底之蛙的闲言碎语呢?
想起自己和女公子坐着宫里的牛车风光回家,那些小时候嘲笑她的男孩都要让路行礼,小雨君爽翻了。
咦??是不是有点小人得志?
小雨君端正了态度,但还是心情愉快。
“那时候你受到了好多嘲笑,如果放到现在,奚落你的人可是会少不少呢。”
原来自从藤原淑子和橘则子的新书《勇公主为国守边关》和《毅木兰替父从军行》从内里流传出来之后,民间再次掀起了跟风的热潮。
贵族家的家长们多数不喜欢这些书籍,毕竟娇娇软软粉粉嫩嫩香香柔柔的女孩儿如果到处撒野,可怎么联姻,最后成为父亲和女婿之间的合格的乖顺纽带呢?
温柔本是世间的美好品格,这群人偏要扭曲利用,将野性的人变得柔弱,将温柔的人变得顺从。她们被它们当做宠物一样驯化,磨去了天生的爪牙,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大贵族们:还是多请女老师,复习之前的《缇萦救父》上部吧。
不过还是很多小姐偷偷让乳母的儿子女儿出宅院,悄悄买了缇萦当女官的下部书,藏着掖着不让家长发现,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至于民间百姓家和在小贵族家中当差的人家??能活着才是正事,谁管孩子粉不粉,软不软?
能长成能干活就是福气!
何况这是藤原淑子的书啊!就是那个提出了疟疾治疗,救死扶伤的藤原淑子啊!
支持一波!
他们买不起昂贵的书籍,索性如今也有效仿唐国说书的为贵人服务的艺人,于是就几家十几家凑钱,请艺人来讲一讲这些姑娘们的故事。
在淑子的正面笔触之下,女孩智谋不输男孩,武力可以培养,只要不被扼制,在各种劳动和交际中大有可为。
太好了!
在小户人家里,尤其是在母系习俗和父系习俗交替期间的平安京的时代,淑子的新书可是大大戳中了下沉市场。
这时候的底层人,许多都是生了女儿以后准备招赘的,反正女儿生下的孙子也是自己家的。
有些做小生意的有点家底的人家还担心女儿撑不起门户,准备找个人品不错的男人照顾孩子,女儿只要像贵族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儿一样享福就行了。
但现在,许多人改变了主意。
凭什么人家的女儿能为父亲上战杀敌,百世流芳,我的女儿就只能一辈子窝在家里,只认识丈夫和孩子那几个人呢?
女儿实在撑不起来就算了,可这种为几两碎银抛头露面的人家,又有几个孩子是真的羞怯到举着扇子不能说话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