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世态下(1 / 2)
“真是可爱的孩子啊,说起来,这些年,我仅在去年先帝仙逝的时候见过小皇子一面,完全没有尽到身为人母的责任,真是万分愧疚。”
藤壶皇后细细抚摸着淑子带来的冷泉的画像,一点一点地,试图从中再次看到爱子的面容。
身边的女官们份份劝慰。
“殿下千万别这么说,您对小皇子的慈母之心即使是神明也有目共睹,谁能否认您的爱意呢?”淑子靠近藤壶皇后的身侧,轻柔地安慰。
“看,下面的是小皇子亲手绘制的图画。他天资聪颖,这些画作宫里的画师都赞赏呢。”
可能是从小和淑子一起看绘本吧,如今启蒙的冷泉展现了对绘画的兴趣和天赋,即使是稚嫩的画作也是十分生动,有模有样,充满了属于儿童的天真。
其中有一幅画作是他根据淑子和源典侍等女官的叙述作出的,画上是冷泉想像出的藤壶皇后当年的生活的场景。
在藤壶紫色的藤花下,身穿梅花套色十二单的女御仰头赏花,十分优雅。
旁边还有一首小诗“春草念藤花,岁岁盼常新。”
真好啊,藤壶皇后在泪水中微笑,又微微侧身,不让眼泪落到儿子稚嫩的画作上。
昔日藤壶的众多女侍如今都在三条院跟随藤壶皇后,虽然大家没有散开,但桐壶院过世的氛围仍笼罩在众人身上,曾经属于皇后的辉煌也渐渐消逝了。
春日女御也因为被娘家兄长嫌弃不中用,如今在三条院吃斋礼佛,日子大不如前。
“现在还有这些份例,想必你们女官也是难得争取到的。”藤壶皇后转头看着王女官收拾好绸衣等丝织品。
“这些年,真是十分感谢。”她拉住淑子的手。
藤壶皇后比之前更加消瘦,弱不胜衣,一身骨头架子撑起了层层叠叠的黯淡十二单,仿佛在竭力撑起昔日的荣光。
如今宫妃们日子都难过,淑子尽量为她们增加了冬日的灯火,但与曾经相比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是我一直以来过于自大。以前听说后妃们会受到欺凌我还不相信,又不是下面的老侍女,怎么会过不好呢?”
“直到现在,我才有所感悟。”
“曾笑他人白发长,不知自己归来老。”(注)藤壶皇后叹息。
淑子静静地听着,缓缓回复:“其实,比您凄凉的后妃比比皆是。您还有未来。”可是那么多的女子却没有前路。
离开时,淑子提醒藤壶皇后加强对三条院的防护,她的弟弟们也会不时巡逻,维持安全。
回来的路上,淑子听到了沿途百姓的零碎议论:如今皇太后威势赫赫。
是啊,皇太后和右大臣一家的风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在平安京流行的《长恨歌》中说道:“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注)
联想自从朱雀帝登基,时不时打马游街的右大臣家的子弟,可真是门第生光啊!
内里的皇太后越来越张扬了。因先帝过世,作为贺茂斋院的三公主应回来守孝。
本身因为父丧,公主的排场不宜过大,但皇太后再次不依不饶,要大张旗鼓地接回女儿。
“如今因为国丧,各处仪式都削减了规模,怎么三公主这里没完没了,又要加东西?”
女官们也十分头疼。
皇太后像是一种延迟性满足,之前桐壶帝亏待她的地方,如今她全要找回甚至更进一步。
在皇太后的打压下,三条院越来越冷落,趋利的世人像是躲瘟疫一样躲着藤壶皇后身边的侍从,众人都十分难过,不时回想曾经的辉煌,暗自垂泪。
十一月的时候,桐壶院的周年忌日到了,藤壶皇后动用所有交情,举行了盛大的法会悼念先帝。
主持法会的僧侣是藤壶皇后的兄长,因不满于自己曾经的爵位而出家修行,如今也成了一位大师。
同父同母的男子们,总是有更多的选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