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旧庙?闪亮登场(1 / 2)
义诊堂不是说开就能开的,药王谷当初筹备义诊,药材备好了,医师动员会开了。
难就难在申报批文上,足足花了半年时间签章,先从乡至县,县至郡,郡往州递交,最后又州级的医署令奏折圣上,层层批报。
因实在是件利国为民的大好事,药王自割一刀肉准备给所有人免费看病,起初便没有哪个环节敢卡了他。
只是时间费在沟通上,每层的医署令签完,知州知府要来横插一腿,送钱出力送表扬信,显示一下自己出力了,好写进来年政绩。
本来不需要赞助的,多年来药王谷不缺重金求医者,自然手头宽裕。
且药王心意已决,准备赌上八成来整把大的。
他嫌弃批文实在罗里吧嗦,选址上面就不想再耽误了,自己买了鹤州的大院子,果然整修已经接近开堂日,官府送的那宅地批文才下来。
批得慢,收得倒快,见没用上,两日就将批文作废纸处理了,那宅址也不知将来会被哪位贵人挪去。
但药王谷的义诊越是宣扬得大,来送钱的就越多,江湖各大门派,有些威望的,自然要出力,有些是真心,有些便是象征心的。
他们出了两成,官府自然要拨三成,可笑是邺城这样尴尬的“异”在,竟能不费力拿出四成,也是稀奇。
辛夷回到房间,向杨药师细细解释这其中的周折。
“小辛夷,你再讲讲,送了礼的门派都有哪些?”
“第一个送来的便是那晋江商盟。”
“这不足为奇,它家立根晋国,门下十二道商号,涉及商业版图如此磅礴,想来肯定会送的。”
杨药师不觉眯眼,学起了那晋江商盟最著名的一道口号:“晋江首发,支持正版!”
“还有呢?京中有哪些。”
辛夷细细掰指道:“叫得出名字来的,有大觉寺……”
“不错不错,大觉寺是近京唯一座年头最久、门僧最多,来头最大的佛寺,受香火最旺,他该出。”杨药师道。
“京中还有明心书院出了。”
“这我知道。哪能少得了他们!咱们晋国最高权威学府,又是天下知识库,四处输送人才,背地也打听情报。”杨药师又道。
“朝中最不好合算,”辛夷挠头,“正头账面的拨款是国库走户部出的,户部说,新朝奠基,开销庞大,国库不充裕,但愿出力,今后各州府一定鼎力配合。送陪由五镜司随同知州来的,但镜司又单独给了一本账,说是宫里太后及诸位殿下单独的心意,乱七八糟的,也算一笔吧,我统一核在朝廷的账上,加起来也就三成。”
辛夷继续补充:“所以邺城那边是纯金运过来的,单算就有四成,显得尤其突出。不过昭天楼,给了两笔。一笔是随着邺城出的,以木火二位掌门的名义。另一笔则是西域那边剩下三位掌门出的,两边倒是给得很平均,加起来也不及一成。”
“昭天楼出得少了些,它家木匠起家,又涉建筑行、工造、机关遁甲搭架。尤其它家金华大妈这些年做生意发财,弄得这么富贵。”
杨药师撇嘴道,“不过他们确实,那么多产业要开支打点呢,意思意思得了。”
“没了?”
杨药师见辛夷不说了,追问道。
“还有一些小门派送各类药材,援支什么织棉布面的,多得很。”
杨药师跟着他捋下来,补问道:
“归墟府不出么?小气东西,他们观里那么肥的油水,整年跟邺城、南诏四处逢源。怎么,这么利民的好事,他们不出来显眼?难道还在记恨你祖师爷当年骂他们的话不成,哈哈哈哈哈。”
“也来了,只因他们说如果收银子,则要收三万张开光灵符,让咱们在堂中张贴,遇到不可治的病人便发放超度他们,还说是天师真人亲自开光的,包治百病……被师父给拒收了。”
辛夷笑得脸都红了,说话都不连贯了。
“师父……师父还……一本正经问那小道童,张天师亲自托梦跟你说的?我家……我家老药王去天上……住你家张天师那里传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