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旧庙?中计(1 / 2)

加入书签

“季某想起一句坊间流传的诗歌,此情此景觉得颇为贴切。”

“没人问你。”

“乌大人出身书香门第,天潢贵女,平日接触不到,今日一定得听一听。”季临渊上前一步,自顾自吟起来,“本是朗朗圣贤乡,缘何遍地乞儿郎?”

这句话问得乌席雪有些哑然。

季临渊趁势追击,“若问乞儿何所求?乌大人,你说他们想求什么。”

他甩袖一指,那些门后观战的乞儿被吓得一惊,纷纷藏住,门缝里的几十双眼睛似乎什么也看不到了。

半晌,才一双又一双的接着冒出来。

“季公子在混淆视听?那好,本官正有本账……”

“自古先有灾民,而生流民,后生乞丐。乌大人看看他们,哪一位曾经不是和您身后的平民百姓一样?”

“季临渊!你行踪鬼祟,先出没于我南宁郡机要之地,与绝命斋勾结在先,又无底线要与药王谷示好,五镜司要查你,天经地义,你却……”

“药王谷收治的这些乞儿,多因天灾人祸,战乱流离失所,贵国建立至今可有善待他们?据传,贵国历四十五年前的水患,流民流落他乡,转成乞丐之数占灾民总数有三成,乌大人平素知道这些吗?”

“你当日于那济世堂口,当众诋毁我五镜司使徒,如今日一样,妄图煽动民乱,蛊惑民众,况且……”

他两一人一句,乌大人似是自知理亏,这句语序有些乱了,似是强撑。

陡然被捕捉到,季临渊立刻抬高音量,靠着男子气腔的中气,彻底盖过她。

“往往疫情高发时,乞儿聚集区发病数是平民区的十一倍不止,甚至于,历朝城墙外所设‘疠人营’,用以安置隔疫,死亡之数往往却有九成之多。好,不说那么远,就说此次痘疫之祸,苗头尚小,距最早一例??似乎是药师当初发现的,历时却已有一旬。”

季临渊森冷的目光往杨药师处扫去,药师则抬头看天,佯装听不懂。

他则再将目光扫去医署令身上,“鹤州府各位大官人可有设好安济坊以供他们隔离?季某不才,这几日查了贵国《瘟疫论》中规定,传疫呈报流程需要六道审批,季某为各位算了一算,最快也要二十日呢。医署令大人,您说算得对吗?”

鹤州医署令本就是个小官,历来清闲事少,他这官都是捐来的,没见过什么大场面,想是昨日被教训过,此刻又脸羞得通红,比之身后的官卫都不如。

“乌大人,容季某说句不中听的,当这些乞儿惶惶然而亟待援手之时,贵国这些本该肩负守土安民之责的父母官,尸位素餐、消极怠工,眼睁睁看着这些乞儿轻症转重,明明用药七八日便能好转的痘疹,硬是能拖到高热??”

“一派胡言,季临渊!你住口!本官今日就要查你勾结奸细,搬弄是非,妄图致使我朝朝局动乱之罪!”

季临渊依旧稳稳伫立,丝毫不见慌乱,他波澜不惊地凝视着前方不断逼近的乌席雪,脸上的神情冷峻而坚毅,声色仍是雄浑:

“然,药王谷一众义士,当仁不让,毅然决然地承担起那本不该由他们背负的千斤重担。救这些贫病交加、鹑衣百结的苦民。季某亦是不忍,眼睁睁看着于水火边缘挣扎,实令季某痛心疾首之举。”

“季某问乌大人,邺城援助药王谷的金帛药资,哪一分没有用到实处?乌大人说的”

他终于说完了。

按道理来说,这两场骂架,其实百姓们,没怎么听懂。

这一切的节点都踩得很好,他们只知道乌大人总是被打断,她一开始站上风,说什么“勾结奸细”“煽动内乱”,而后季公子证明是“为民着想”、“于心不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