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周瑜劝二凤加入东吴(2 / 2)
听完李世民的评价,周瑜惊叹道:“李兄亦通音律?”
“略知一二而已。”
周瑜看李世民点评如此到位深刻,不像略知一二的,刚刚还想靠着高潮琴技征服李世民,现在看来,人家也懂。
周瑜坐定,一旁的孙策便抬起酒杯对李世民说道:“多谢李兄两次救命之恩,孙某敬恩公一杯。”
说完以后,孙策先干为敬,李世民亦好爽地端起【犀皮黄口羽觞?】一饮而尽。
待李世民喝完以后,周瑜便开始婉转地步入正题,“吾看李兄亦是有雄心壮志之人,且武艺高强,才情了得,倘若能够留在东吴,三军职务,任君挑选,到时候一起?力北上,共图大计,为天下百姓谋一个安定的盛世,岂不美哉?”
李世民:“公瑾和伯符好意,吾心领了,不过我心中早已想好去处,就不肖二位费心了。”
周瑜看到李世民潇洒一人,行踪不定,还以为他尚未投主,甚至猜他属意江东,不曾想他竟然有更好的去处。
“不知是哪位诸侯,如此幸运,竟被恩公看中?”孙策问道。
周瑜的眼里已经有了警惕之色,如此人才,倘若不能为东吴所用,亦不能让他跑到敌人那里去。
“能让恩公如此看重,想必才能抱负都不差,该不会是曹操吧?”周瑜试探性地问道。
李世民:“吾早已看清,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现在更是以【魏王】自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虽然此人聪慧、勇敢、重才、爱民,率精兵数万,横扫群桀,仗威中原,但是他亦狡黠、多疑、自私,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曾狂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并非吾心中良主。”【注1】
“既然不是曹操?难道是袁绍?”周瑜有些纳闷,放眼天下诸侯,要论有能力的诸侯,除去东吴孙伯符,就是许都曹操,既然不是曹操,难道是家世甚好,子弟遍布天下的袁家。
倘若李世民真选择袁绍当自己的明主,周瑜倒是觉得他有些明珠暗投了。
李世民回答道:“倘若论家世,冀州袁绍,四世三公,天下鲜少有与之能匹敌者,更剑兵精将广,名臣武将众多,攀附者不计其数,但他亦并非吾心中明主人选。”
“袁绍家世显贵,袁绍本人亦是天之骄子,仁兄为何不投奔他呢?”周瑜故意说道。
李世民:“袁绍虽有威容器观,鹰扬河朔,但他拥贤才而不用,闻善谏而不纳,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早晚得被曹操所灭,吾岂会千里送人头?”【注2】
周瑜心中暗暗惊叹,李世民不仅武艺高强,才情双绝,还智略超群,真是难得的王佐之才,倘若有他助力,东吴定能一扫死海,平定天下,这下周瑜更舍不得李世民离开,想办法要将李世民留下。
“看来天下英雄所见略同,恩公属意的明主既不是曹操,亦不是袁绍,该不会是荆州刘协吧?”孙策问道。
孙策觉得刘璋不值一提,剩下的最可能就是刘协了。
虽然他在世人眼中,一直都是傀儡懦弱的皇帝,但是他身上有一点,是天下所有诸侯都比不了的。
那就是,刘协是汉室正统皇帝,那些忠于汉室的旧臣,就算明知汉室衰微,也愿拼尽全力,力挽狂澜。
他孙策虽然有征服天下的野心,但是他不姓刘,注定要遭遇比刘氏更多的困难。
不过,【王侯将相宁有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