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不按常理出牌(1 / 2)
李世民从周瑜那里出来,径直朝自己房间走去,路过后堂,看到孙策背着手,在院中来回踱步。
“伯符,还未歇息吗?”刚跟交州大军苦战一晚,将士尽皆乏累,许多士兵一挨床板就能睡着,孙策冲锋在前,最是辛劳,怎会不累,定时因为心中有事,失眠至此。
李世民特别能感同身受,明明身体困乏至极,但却因为心绪纷乱,难以成寐。
见此状况,便转身进入院中。
看到李世民进来,孙策的情绪好转许多。
纵然烛光暗淡,但是面容轮廓清晰,肉眼可见,孙策脸上的焦急愤懑消散许多。
“恩公,屋里请!”孙策延请李世民进入室内,两人分宾主而坐。
“伯符,可还是在想今天跟钱博的战事?”李世民平和地询问道。
听李世民说话的语气,孙伯符感到一种莫名的心安。
“今日战事失利,都怪我鲁莽轻敌,未听恩公劝诫,但是我仍有一事不明,他们怎么就知道咱们去烧他们的粮仓?还提前将大部分粮食转移走了?”孙伯符眉头紧皱,看得出来,他为此很是伤脑。
倘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又如何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找不到办法,又如何退兵。
针对孙策提出的疑问,李世民娓娓道来:“军中排兵布阵,粮草安放等事宜,皆由将领决定,如果要追溯这些事情的原委,绕不过敌将钱博,还有交州刺史张津。钱博,交州苍梧人士,曾是当地的土豪,有些勇气智慧,并无太多学问谋略。反倒是交州刺史张津,他曾经是袁绍家里的门客,早年跟何进等人共谋诛杀宦官,在这期间,到底能学到多少本领,这要看他自己的悟性,但是,结识这么多名仕,经过这么多历练,能力肯定是有的。”
“张津此人,虽然在洛阳之时,展现了非凡的才能,但是到交州以后,废除汉家法律,一味迷信妖术,我看他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只有自身能力不足,才会求助莫须有的妖魔鬼怪,他的确有些本事,但不会太多。”
【看得出来,孙策对张津不屑一顾,张津完全入不了他的眼。】
【孙策此生最恨封建迷信之人,毕竟他爹就是镇压封建迷信的重要首领之一。】
【子承父志,孙策不仅继承了孙坚英武豪气,还继承了他爹的思想性格。】
【虽然没有亲自跟着他爹去镇压,但是耳濡目染,听着自己爹的事迹长大,当然就会对这些利用百姓缺乏判断能力的迷信行为,恨之入骨。】
当年黄巾军贼首张角,深受于吉所著的《太平经》影响,利用迷信思想麻痹穷苦大众,还独创一些咒语和术法,发放符水给穷人治病,加之各种宣传,迅速招揽了一大批信徒,为后来的黄巾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别人招兵买马,需要花很多银子,还要大肆宣传,才能艰难地拉起一支队伍。
但是他,信徒遍布四海,只要一号召,不用花钱,立马就有许多人自愿跟随,肝脑涂地,死而无憾,他们的思想已经完全被洗脑。
听完孙策的话后,李世民道:“这也正是咱们这次失利的主要原因。”
孙策似乎有些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张津不是正常将领,所以他们用正常的思维根本就没办法想通他们的一些所作所为。
“刚刚我在院中踱步深思,未得其解,听君一席话,醍醐灌顶,恩公见解独到,闻所未闻,真乃天赐汝于策,幸甚!”孙策望向李世民,眼睛里皆是掩饰不住的钦佩。
李世民接着说道:“纵然他们的战法谋略常常随心所欲,不按常理出牌,经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他们这么做,往往会不顾自己的不足和短板,会给咱们造就一些机遇。”
“恕伯符愚昧,恩公所指的敌人不足之处,具体是指什么?”孙策询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