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两极反转(1 / 2)
沈行之评论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前,细细察看确认后,任梨梦回想起,那个时间段沈行之本人正好和她在一起,楼梯间里,两人都没打开过手机,更不可能有闲情逸致发评论。
任梨梦果断点进沈行之的账号,看到同时间沈行之不光给徐迟迟评论了,甚至还发了条宣传微博,和节目组好几个嘉宾互动,更是印证了她的猜测。
任梨梦眼神一凝,像是想起了什么,在微博搜了一下《山海》两天的播放热度,果然显示今晚高开低走,第一期下后半段收视率相比于首播数据逊色不少。
再切出微博,点开这两天99+信息没变过的微信,节目组和任梨梦对接的工作人员晚上给她发了新消息,除了流程沟通事宜外,还建议她多和其他嘉宾互动。
原因,呼之欲出。
综艺节目,太卷了。
热度就像是工作KPI,节目组必须为广告商、平台方等负责,《山海》第一期下的节目看点不少,答题组队、出发第一站都是综艺经典环节,嘉宾配置也是顶尖,如果这些内容不够,那节目组后续又准备如何剪辑,才能刺激观众?
没有人能够允许《山海》首播即巅峰,所有嘉宾都清楚,节目播放数据和热度的重要性,任梨梦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录制,一定会更激烈。
第一期上视频播放量热度高峰除了沈行之出场片段,主要集中在陈何和洪清漓等的互动画面;
第一期下虽然整体热度下滑,但沈行之和她相认“学妹”的环节却是整个第一期收视率的最高点,这些点也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讨论和视频剪辑的焦点。
相比之下,嘉宾初舞台表演的热度平平,只有沈行之的《秋毫之末》非常出圈,可那是沈行之的影响力,而不只是舞台的作用。
任梨梦又翻了一下自己的社交媒体评论区,有关她初舞台《玉堂春》的内容完全淹没在和沈行之相关的一条条交流下。
受限于精力,这两天除了发节目组的任务帖,她线上基本一声未吭,没有参与互动,但观众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当事人隐身毫无影响,大家早已自行争辩起她和沈行之的关系,她的评论区和节目讨论点重合内容很高,含“沈”量超标。
正方秉持着清清白白的原则,义正言辞表示着:“抱走我家哥哥不约!他俩只是校友!八百年前一起主持过学校活动,十几年前的关系,节目组别营销了!行之不过是觉得任梨梦是校友,又初入娱乐圈,节目里帮忙cue给点镜头,节目组做个人吧!什么瞎剪辑!只会薅我们行之!”
“行之单身!单身!单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对任梨梦没意见,只是某些观众是不是需要挂眼科,天天看啥都是磕生磕死!这是竞技综艺,不是偶像剧!能不能滚!!”
“路人动动脑筋想想啊,真是我家嫂子,行之敢这般正大光明吗?行之一直很帮忙提携新人,瀚星大奶妈了,死瀚星每次都没半点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