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3男儿宿昔秉良弓,提刀不辍待来日(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几个人里,只有张茂有种地的经验。他自小在边境长大,边军除了打仗,另一项任务就是屯田,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种菜,自不在话下。

至于其余的几个,什么时候跟土地打过交道?只好笨拙地跟着他学。

不过与裴憬、柳蕙的敷衍比起来,裴妍显然是真上了心的。往往裴憬和柳蕙象征性地到菜地浇点水,就找借口钻小树林幽会去了。而裴妍却一丝不苟地跟在张茂后面,锄草、犁地、浇水、沤肥……

她既不嫌脏也不嫌臭,勤勤恳恳、有模有样地跟着做,倒把张茂惊到了。

他原以为裴妍只是闲来无事闹着玩的,谁想人家是真当一门本事在学呢?

“阿茂哥,喝水!”中间歇息时,裴妍给张茂递来一壶泡好的蜜水。

张茂摘下头上的斗笠,坐到田垄边的一张胡床上,拭了把脑门上的汗,将壶里的水一饮而尽。

“怎么想起学这个?我记得你以前只是种种花。”

裴妍坐到另一张胡床上,她头上还戴着幂离,张茂看不清她的神情,就见她沉默了会,才缓缓道:“你不是说我这样的才是少数吗?我只是想体验一把大部分人都会做的事。”

张茂微怔,旋而无奈地摇头,他那天随口品评的一句话,这孩子,竟是记了这么久?

“你是裴家女,出身即云端,自不会泯然众人。”张茂解释道,“我那天并非在说你不知人间疾苦,只是面对那些流离失所的胡女,有感而发罢了。”

“我知道!”裴妍撩开幂离,露出一张未施粉黛却清丽绝伦的脸,笑道,“我本来就对种花感兴趣,种菜和种花又是相通的,我只是单纯地想多学门手艺罢了。”

张茂点头,视线不自觉落在裴妍薄汗浸湿的脸上,午间的日光落在女郎细腻的面皮上,柔嫩的皮肤,黛色的眉眼,水润的粉唇。春风荡漾起春色,空气里弥漫着少女的体香,张茂赶紧挪开了眼。

“你喜欢就好。”他听见自己如是说。

冬雪消融,柳条抽枝,飞燕徘徊,小郭氏熬过了寒冬,终于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止住了撕心裂肺的百日咳。

裴憬和张茂亦踏上回京的路。

裴妍、柳蕙还有来凑热闹的裴娴,在郊外的十里亭为他们送行。

裴娴有些得意的抚了抚头上的钗鬟。今日这个送别名额来之不易,闻喜的士族听说钜鹿郡公府的郎君近日要回还,都争着要来送行,皆被张茂以裴憬的名义婉拒了??小郭氏大病初愈不能外出,裴憬不擅交际,与这些地方豪强只是点头之交,裴妍还小,钜鹿郡公长房实在没一个可以主事的人。他们来了反而让大家为难。况且,于裴憬而言,只要柳蕙来送他,便是最好。

至于裴娴,那也是沾了表姊柳蕙的光,毕竟,你让一个女郎专程来送郎君,面子上也说不过去啊!她是裴家的族妹,表姊陪她来串门,顺路送送亲戚,也算是一个体面的借口了。

路口有数十个部曲牵着骏马,百无聊赖地候在亭外。

裴憬与柳蕙执手相看泪眼,似有说不完的话。二人如今名分已定,临别自是依依不舍。

张茂本是远远看着,见一旁的裴妍伤感垂泪,忍不住递给她一方巾帕,“想来不久夫人和元娘也能回去了。”

裴妍心头一暖,也柔声回应他:“借阿茂哥吉言!你也千万珍重,勿要劳累!”

张茂浅笑:“敢不从命!”

躲在后面的裴娴眼珠子在二人身上转了一圈,一副探究的欲望。

张茂却没给她机会,启程的吉时不可耽误,他走到裴憬身边说了几句,裴憬无奈地和柳蕙分别,又转身冲自家妹妹招招手,算是告别,继而钻进了身后的劭车。

裴妍跟着往前小跑了几步,含泪冲他的劭车挥舞帕子。

裴娴冲着车屁股翻了个白眼,天下竟有这般见色忘妹的兄长?

风吹黄沙,扬起漫天烟尘,车队连主带仆浩浩荡荡百十人,终于在一片人马喧腾中疾驰而去,隐于山道的尽头。

裴娴不耐烦地拽着痴痴地望着官道的裴妍和柳蕙:“再看下去,就成望夫石了!趁男人走了,咱们吃酒去!”

裴妍和柳蕙都没有心情。

裴妍借口道:“我阿母不许我出去!”

“那就去你家庄子,你娘只说不许你出去,可没说不许我们进来!”裴娴是伶俐人,没几句话就把两个女伴的失落症给治好了。

到底是少女,悲喜转换好比天书,不到一刻的功夫,三个女郎一扫方才的颓唐,重又叽叽喳喳起来,好不快活。

裴妍原以为自家至多一年半载就能回京。可闻喜的气候实在不算好,春季乍暖还寒,夏季酷暑难耐,秋季阴冷湿寒,冬季冰雪封路,小郭氏的身体许是水土不服,竟是一个季候一个病症,愣是没一个好时候。来闻喜的头两年,竟是卧床的时候多,康健的时候少。

幸有神医在身边调理,才终于在第三年堪堪恢复了点元气。

钜鹿郡公府长房母女离京一别就是三年,这却是诸人始料未及的。

因着小郭氏身体不好,裴妍常年在山上陪母亲养病,等闲不参与士族间的交游,闹得闻喜的士绅都暗传钜鹿郡公长房母女皆体弱,那些原先窥探裴妍想打探她做儿媳的人家,也渐渐歇了心思??裴家是高门不错,可儿媳是娶来生孩子的,娶个病秧子,万一过了病气怎么办?万一这病秧子还是个善妒的,自己不能生还不让丈夫纳妾,那岂不是连累家中儿孙?

是以原先行情高涨的钜鹿郡公长房渐渐门前冷落下来,而这正合了小郭氏的心意??谁耐烦跟这些乡下人打交道?她家阿妍迟早是要回京的!

因着常年住在山上,下山采买药材不便,皇甫严勘察地形后,在庄子北面开了一片药田。

裴妍侍疾闲暇时,常跟在神医后面学习侍弄、炮制药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