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醉酒和弓箭(2 / 2)

加入书签

“我看谁都是那样。”她不服地说,“改天碰到一个美貌姑娘,只要她不生气,随你把她看到眼睛里,你瞧我会不会这样小气,这也不许那也不许。”

“一点儿都不公道。”禹冲小声说。

“哪里不公道?”

“天底下根本就没有比你好看的姑娘。”

听到这话,她心里甜滋滋、蜜润润的,说:“我也觉得他没你好看,不过是瞧他衣裳好。等你哪天也骑一匹骏马,一定比他还得意。”

她还想说:“其实他现在也不如你得意,我瞧他好像有心事似的。”的确,不知为何,当时她觉得晋王隐含忧愁??并非从面上显出来,他的神情是很闲适的,再说他贵为王爷,风华正茂,能有什么忧愁,所以她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便把这话丢开不提。更何况,那时他们多么欢喜,哪有闲情去猜旁人的心事。

那时多么欢喜,哪知几个月后,禹冲他……

心中正自乱想,柳乐感到董素娥向她一瞄,忙收敛思绪。这当儿,间或有一名宫人手捧金盘玉盏,同一名太监自殿内出来,行至某一桌旁,高唱“太皇太后赐酒某某人”,已有不少人领了赐。柳乐留心听那些官员名姓职位,不一时,却见宫人来到自己面前,太监唱道:“太皇太后赐酒工部员外郎计正辰夫人。”柳乐忙站起身,垂首接了,对着大殿行礼遥拜,将酒杯捧至嘴边。

她不惯饮酒,先前几轮酒,不过在唇上沾一沾便悄悄倒掉,这时许多人望着,又有宫人等着收走酒杯,不得已,只好一气喝完。不想那酒甚烈,像颗火苗从喉咙簇簇燃下去,又由下至上把整个身体都烧起来,她顿觉头晕目眩。宫人刚转身,柳乐赶忙坐下灌一口冷茶,握住桌沿,免得失态。好在这时太皇太后驾兴回宫,百官们起身恭送后,纷纷离座,找相熟的人谈笑。姑娘们不喝酒,都向外面去逛了。

柳乐和计晴也出来透气。四面青山翠谷,看哪里都好,两人第一次来,虽不熟悉,但计晴左顾右盼一阵,立即拿定主意:“你看她们都往山上走了。”

于是她们跟着三三两两花枝招展的身影,迤逦往高处行来。

这行宫建在紫金山山麓上,正殿之后是皇家林苑,依山而起。抬头望,座座宫阙插于浓荫之中,只露一角朱檐黛瓦,在艳阳下熠熠闪耀。时不时,一只孔雀或锦鸡从树冠上斜飞而下,长长的尾巴如罗缎彩幡拖在身后。

一队宫女手捧茶壶,朝大殿方向走去。经过二人时,行在最后的宫女指着小山头上一座亭子说:“那边备了茶,两位贵人若想歇歇脚、醒醒酒,只管去坐。”

两人连忙谢了。柳乐行了这几步,酒却没醒,愈发觉得心里突突的,听见话就要过去。计晴却不愿意:“还要走好长一段才上去,那里又看不见什么,前头未必没有歇脚的地方。”

柳乐只好说:“刚才喝那杯,头晕得很。你先往前走,我略坐一坐。”

计晴顿足叹息:“二嫂你酒量怎么这样小。那我先追她们去了。”

“快去吧。”柳乐忙说,“等下我去找你们,或者就在亭子等你们回来。”

“要是找不见,你回去娘那边,让她别急。”计晴伸直脖子一望,快步去了。

柳乐走上亭子,果有两名宫女守着一只红铜风炉,水刚沸,发出微微声响。她倚柱坐下,待茶汤煮好,慢慢地喝了,再向周围看,满山的树如一片绿海,几道薄而亮的云,像刚挂上的小帆,悠悠地从山峰后驶出来。

终究谁人能如云朵一样自在,柳乐想,瞧得入了神。小宫女抬头对她说:“上面有湖,游玩的人都去那儿。你走这条路,很近,穿过那片林子,出去就到。”

柳乐愿意留在这儿赏风景,只是她们不停歇地煮茶,恐怕随时还有人来,和陌生人大眼瞪小眼就无趣了。她道了谢,顺着指示的小路行去。

山林幽静,树枝葱绿,柳乐愉快地爬坡,鼻端萦着草木的芳香。冷不防唰一下,一道长影掀着风掠过,她一踉跄,定睛再看,原来是条孔雀落在面前,冲她展开尾巴。

柳乐大喜,和它跑着玩了一会儿,没留意树木愈见稀疏,前头愈见光亮,不知不觉已到了林边。

孔雀忽向前飞,柳乐也跟着一气冲出树林,却猛地煞住脚。两丈开外站着一个男人,手举弓箭,做出瞄准的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