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4捉弄(1 / 2)

加入书签

不管赵王和颍川侯回府后是个什么光景,总之封赐姜同云为乡主的圣旨在次日被送到了升平坊里。

陛下最终为姜同云选定了永平作为封号,还特意赏了一处金陵的宅院,并破例赐了三百户食邑给她??按照惯例,乡主通常只能拥有二百户食邑。

正式加封的日子定在半个月后,届时姜同云需入宫完成受封流程。所以前来宣读圣旨的内监还带来了一位宫内礼仪女官,她会在这段时间内教导姜同云受封时的一应流程。

姜同云和老爷子一同拜谢过圣恩,收下圣旨。

内监走后,姜同云捧着手中装有绸卷的木匣,一时心潮澎湃。

三百户食邑!还有一个宅子!以后只要她不惹上事,就算躺平不干活也能衣食无忧啦!

她高兴地差点跳起来。

好在余光及时扫到礼仪女官,姜同云立刻止住蠢蠢欲动的腿,“庄重”地捧着圣旨缓步至老爷子面前。

“外祖父,这圣旨……”

按照礼制要求,受到这种加封恩赏的旨意,受赏之人需将圣旨贡在香案上,告慰先祖。

可是这处升平坊的宅子里根本就没有设置祭拜之所。别说先祖牌位了,就连今天摆出来的香案,都是陶叔昨天紧急采购的。

宫里派来的礼仪女官还在这儿呢,他们总不能当着人家的面把圣旨放进哪间没人住的小屋子里去吧?

这要是传出去,保不定就被会被人参一本不敬圣上。

所以姜同云一时之间有些犯难。

好在老爷子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咱们一起把圣旨请去主屋东耳房,再焚香告慰你的父母吧。”

东耳房不是一直空着的吗?

不过姜同云也没有笨到在礼仪女官面前问这种话。她乖巧地应了一声“是”,随即询问礼仪女官是否要一同前往。

因老爷子说要焚香告慰,礼仪女官便没有跟去。

于是姜同云请她先在花厅暂坐,又让木樨赶快把先前杜嬷嬷住过的西厢房收拾出来。

安排好宫里的人后,姜同云捧着圣旨,跟随老爷子一道往正院去了。

进了主屋东耳房,老爷子一掀帘子,指向靠墙那张空着的桌案:

“喏,就放那儿吧。”

看着这间空空荡荡,只摆了一张桌案,连灯都没点起来的房间,姜同云有些犹豫:“这样没事吗?”

“能有啥事?陛下难道还派人来检查吗?”老爷子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先放这儿,等御赐的宅邸修缮好了,再专门给它腾个房间就行。”

姜同云想了想,觉得老爷子说的在理,便将手中木匣合上,将这只装了圣旨的盒子摆到了桌案上。

“嗯,我看这样就很好了。”老爷子摸了摸胡子,“不过你父母和祖父那里,也是该去祭拜告知一下。我让人安排好,你过两日抽空去一趟吧。”

“好。”

说话间,丫鬟来报,说义阳侯夫妇登门了。

祖孙二人对视一眼。

“让他们在正厅稍候片刻。”

正厅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