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5夜访(1 / 2)

加入书签

程茂典一走,黄桓就寻了个借口,来齐王府求见谢怀?。

谢怀?正在犯愁用什么理由去找他呢,他倒先主动送上门来了。于是便也顺水推舟,让人把黄桓请了进来。

见了面后,黄桓只简单寒暄了两句,便从怀里掏出两张地契来:“这次多亏有殿下替下官筹谋。下官无以为报,手上唯有城郊这两处庄子还算有些景致。还望殿下可以笑纳。”

谢怀?抬手制止了他,面上稍露遗憾之色:“黄大人的心意本王是知晓的。只是……”

见他这副表情,黄桓以为他是嫌自己给的不够,心中不由暗骂了两声。

谢怀?轻叹一声,才不紧不慢地说道:“程御史走前跟本王透了点口风。”

“虽说这婺州守军贪腐一案已经查明与黄大人无关,但你到底也有失察之罪。陛下这些年对军务很是上心,你的过错虽然不大,但多少也是有些惹恼陛下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听到这话,黄桓才开始紧张起来,“还请殿下想想办法,帮下官在陛下面前分说几句啊!”

“本王何尝不知你是无端受了牵连的?”谢怀?虚按两下,示意黄桓稍安勿躁,“程御史也知你冤枉,所以走之前特意跟本王商量了一番。”

“照陛下的态度来看,不罚你是不可能的。不过程御史回京后会尽量在陛下面前替你周旋,我也会写道折子去给你求情,争取尽量减轻陛下对你的惩罚。”

黄桓连忙拱手作揖:“多谢殿下和程御史费心!”

“你先别急着谢我。”谢怀?又叹了口气,“我和程御史分析过,即使我俩尽力而为,只怕你也没法继续在婺州待下去了。陛下很有可能会调你去偏远穷苦之地州为官,以示惩戒。”

黄桓的心略向下沉了一沉。

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

不是贬官就好。只是调去穷乡僻壤吃几年苦,这还算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横竖他这些年在婺州也捞得盆满钵满了。现在他正在风口浪尖上,能被调去远离金陵的地方避避风头也好。

想到这里,黄桓定了定神,开口道:“下官自知有罪,本不奢望能得到陛下宽宥。如今殿下和程御史愿意替我筹谋,能不被贬官,我已是心满意足了。”

谢怀?欣慰地点了点头:“黄大人能这么想自然最好。以你的才干,往后不愁没有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机会。等过些年你再做出些政绩,本王一定会想办法帮你的。”

得到谢怀?的这句承诺,黄桓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连忙把刚才没能送出去的地契双手奉上:“殿下之恩,下官无以言报,唯有铭记在心。这两处庄子只能聊表下官心意,还请殿下莫要再推辞了!”

见他坚持要送,谢怀?也就没再推拒:“这段时间我会帮你看着点,尽量挑个好一点的去处。”

*****

那天王府谈话过后,黄桓虽然得到了谢怀?帮忙的许诺,但他心中仍抱有些许希望,另外托了金陵的人脉帮他打探朝堂上的消息。

没几天后,陛下对婺州贪墨的事情做了裁定。

两名涉案官员依律抄没家产,官员本人问斩,其家人被判流放。婺州刺史黄桓,因监管不力,罚俸三年,调任黔州。

黔州虽然并不贫苦,但一直是出了名的流放之地。陛下对黄桓的这一调任举措,很明显能看出他心中的不满之意。

不过早就在谢怀?那里提前得到消息的黄桓,对陛下的这一决策并不太感到意外,甚至还因先前做过更多不好的预设,这下对比之后竟然觉得黔州也还不算太差。

就是调过去以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财路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好在因为新的婺州刺史人选未定,陛下没有马上让黄桓离任,而是给了他半年的交接时限。

黄桓就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再在婺州捞完最后一笔。

还没等黄桓想好是敲富商还是榨平民,朝廷又下了一道新的政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