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4思虑(2 / 2)

加入书签

谢含昭提着食盒,走进了阴暗昏沉的紫宸殿内。

因为陛下这些天不愿见光,宫人们不敢点亮殿内烛火,只留了几盏小灯充作照明。本就幽深的殿宇之内,因为缺少光照,显得愈发黑沉。

昏暗的书案后,陛下独自一人依靠在宽大的座椅上,就着一盏细小的烛花,摩挲着手中的物品。

听到脚步声,他疲惫地摆了摆手:“朕还不想用膳。”

就着昏黄的火光,谢含昭看清了多日未见的陛下。

往日高大威严的父皇,竟在几日间瘦得身形伶仃。灯火的映照下,谢含昭还看到了他鬓角上几缕明显的银丝。

看着明显苍老许多的父亲,谢含昭鼻尖一酸,放下手中食盒,直直跪了下去:“父皇!”

听到这声带着哭腔的呼唤,陛下终于抬起头来。

见是自己的小女儿,陛下紧皱的眉头不由一松。

是啊。他这些天一直躲在紫宸殿里试图逃避现实,却忘了身边还有一个人跟自己承受着同样的痛苦。

自己在一年内失去了互相扶持多年的发妻和寄予厚望的长子,含昭何尝不是失去了一直疼爱她的母亲和能够保护她的兄长呢。

想到这里,陛下心中甚是酸楚,抬手招了招:“含昭,到父皇这儿来。”

谢含昭站起身来,小跑两步,扑进陛下怀里。

抱着自己的父亲,竭力克制多日、从不敢让自己松懈软弱的谢含昭终于敢放声哭泣。

听见她的哭声,陛下也克制不住,抚着女儿的发顶流下泪来。

父女俩黑暗的殿宇之内,共同发泄着失去至亲的巨大哀痛。

良久之后,谢含昭终于止住泪水。

她抬起头来,噙着余泪看向陛下:“含昭知道父皇心中悲痛。但为了大越江山,为了黎民百姓,还请父皇保重身体,用些餐食吧。”

望着含泪的女儿,陛下终于点头:“……好。”

谢含昭打开食盒,将带来的食物摆上书案。父女俩就着些微灯火,用完了沉默的一餐。

饭后,陛下突然开口询问:

“那些朝臣们,是不是还跪在外面。”

谢含昭点了点头:“父皇要召见他们吗?”

陛下苦笑道:“朕知道他们想劝什么。可朕真的不想……”

不想,也不敢去面对太子已死这个可怕的现实。

谢含昭明白他话中未竟的意思。

如果可以选的话,谢含昭也不想面对这个事实。

但她更清楚,如果陛下再继续这样沉浸在悲痛之中,一定会出现更多的乱子。

这些天,后宫里已经闹出来不少的事端了。

几位高位妃嫔在陛下那里受了气后,变着法地折腾宫人撒气。原本太子妃还能压制住她们的气焰,但太子突然亡故后,太子妃的地位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