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5故人(2 / 2)

加入书签

靠着剩下的一点钱和刺绣的手艺,她一个姑娘家居然也立住了脚跟。后来更是和一个收绣品的商贩喜结良缘。

两三年前,樊家姐姐跟丈夫攒够了本金,夫妻俩从姑苏举家搬迁至泉州,在那边定居,做起了新的生意。

樊柳这次,就是要去泉州投奔自家姐姐的。

至于陈家的小姑娘,她和她的父亲早就没了别的亲人。她父亲这几年也没有再娶,一直在努力赚钱,想早日还清姜同云借给他们的钱。

前阵子知道边境开始打仗的事情后,父女俩就一直有些不安,担心战火会蔓延至杭州。等收到姜同云要布庄关门的信后,这种不安感就达到了顶峰。

父女俩就觉得,横竖他俩在杭州也没有亲朋了,干脆躲去更南边的地方好了。

只是他俩对别的地方也是人生地不熟,贸然过去,还不知道怎么在那边谋生。

正发愁的时候,陈家小姑娘听说樊柳要去泉州投奔姐姐。

双方一合计,顺利达成合作。陈家父女陪着孤身一人的樊柳南下,以免路上出事;等到了泉州后,樊柳再请她姐姐姐夫帮忙,给他们父女寻个落脚处。

既是往南走,樊柳就想着干脆来婺州一趟,看看能不能亲自向姜同云道谢辞行。

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带着陈家小姑娘出现在齐王府里。

听了这番经过,姜同云也是打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如此甚好。你们能结个伴,互相照应,我也放心许多。”

樊柳从袖中取出一只匣子来:“陈家大哥不好来拜谢王妃,特意叮嘱我,把您当年借给他们父女的银钱还给您??不过他现在还没凑够,只能先还一部分,不过您放心,余下的他一定会想办法还清的。”

姜同云笑着摇了摇头:“你们既然打算去泉州,那往后多得是用钱的地方。这些钱,你还是给他们拿回去吧。”

听她这么说,樊柳把匣子塞进了正在着急的小姑娘怀里:“我早跟你们说过了吧,王妃是不会收的。”

陈家小姑娘急得直把匣子往外推。她眼巴巴地望着姜同云,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结结巴巴地重复道:“请王妃收下。”

姜同云俯身摸了摸她的脑袋:“拿回去吧。我当时帮你们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实在算不上什么,你们不用这么记挂的。”

小姑娘看着她,坚定地摇了摇头:“您可能觉得是举手之劳,但对我们父女来说,那是实打实的救命之恩。”

*****

姜同云到底没有收下那些钱。

有她和樊柳联手劝说,还没满八岁的陈家小姑娘哪里辩得过?最后她只能垂头丧气地捧着匣子,跟着樊柳走了。

不过见到两个故人,得知她们现在都过得挺好,姜同云的心情倒是好了许多。

等谢怀?回来以后,更是给她带回来一个虽然不是太好,但也足够叫她放心的消息。

有关音讯全无了一个多月的谢含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