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4起始(1 / 2)

加入书签

谢怀?先抛出御驾亲征一事,成功消耗掉朝臣们的精力。随后直接拍板由姜同云监国的事情,让持反对意见的朝臣们一时不知该先劝阻哪个才好。

不过能参与朝会的都是品级不低的官员,一个个脑子都好使得很。

他们立刻就想到,自己应该先阻止陛下御驾亲征。

只要能拦住陛下离京,那皇后监国的事情自然也就做不得数了!

可赶在他们理顺思路重新开口之前,由钱相和章相带头,中枢六位重臣全都应承下了辅佐皇后一职。

领头的那几个率先倒向帝后,马上就有一批机灵的官员跟着转变了口风。余下的人虽还有不服,但大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闭口不言。

一番操作之下,朝上虽然还有反对之声,大多数官员也是面服心不服,但到底是把谢怀?御驾亲征和姜同云监国这两件事敲定了。

姜同云的目光越过帘幕和谢怀?的背影,望向立于下方的朝臣。

自己接下去的战场,就在这儿了。

*****

二月中,谢怀?集结人马,奔赴宿州。

而在两国交界之处,刚和宿州守将试探性地交过两次手的徐王,也收到了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才突破他那些兄弟联手设下的重围,终于传到他手上的消息。

他的父皇、晋朝皇帝,已病至弥留。

如今国都之内,皇位争夺之战已至最紧要的关头。

一番纠结之后,徐王果然如谢怀?所预料的那般,选择收兵折返。

“昨日,徐王率领晋军退走。宿州守军奉陛下之令,出城阻击。晋军无心恋战,我军于两国交界处成功剿敌八千余、俘敌过万。”

紫宸殿里,正在召开临时的小朝会。

姜同云坐在主座旁另摆的椅子上,听兵部尚书汇报最新传回的军情奏报。

“目前宿州军已退回城内,等候陛下带兵赶到。”

靠着谢怀?去年就开始铺垫打下的底子,姜同云对大部分的朝政都很快上手。只不过考虑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对自己持反对意见,姜同云并没有马上拾起决策者的身份,而是尽力扮演好一个“需要辅佐”的皇后角色,在各项事务的决断上都会积极听取各部官员的意见。

虽然最终采不采取人家的建议还是姜同云自己说了算,但礼贤下士的态度要先摆出来。

这样的做法成功地打消了一部分人对她的敌意。从谢怀?离京到现在,不过短短几日,但至少六部的官员在日常工作中,都已经开始积极配合姜同云了。

至于剩下来的那些嘛,姜同云有的是耐心,可以徐徐图之。

听完兵部尚书的汇报,姜同云笑着说道:“辛苦林尚书了。从越州调集的五万人马,如今已行至何处了?”

越、晋两国交界线绵长,谢怀?想打反攻战,光靠宿州守军和他带过去的那些人,明显是不够的。

所以离京之前,谢怀?已经提前做了下一步的安排,又把越州的五万驻军调至前线支援。

时机不等人,这一批五万人就没有在金陵集合,而是由原本的越州驻军统领关正青带领,直接北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